【音乐笔记】
6月23日,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翘首等待和音乐会是否举行的多次反复之后,人们终于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欣赏到代表当今四重奏最佳水准和典型美国室内乐风格的爱默生四重奏现场演出。
成立30多年、在近20多年发行过数十张唱片的爱默生四重奏虽然是第一次来华演出,但观众对他们却不陌生,特别是他们在本场音乐会上演奏的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美国》和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这两部作品分别收录在该组合最畅销的两套唱片中。
在当晚的演出中,最入木三分的演绎无疑是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四重奏这部五乐章作品,作品寄托了作曲家反战情结的作品结构完整,整体而言调性色彩昏暗;特别是第四和第五乐章,如泣如诉的旋律让这部作品成为了肖氏的代表作品之一。从第一乐章的演奏开始爱默生便迅速营造出了令人难以自持的气氛,合作超过三十年的四位演奏家的默契不仅仅体现在节奏、速度的配合上,四个人的音色更是具有完美的融合度,并且深谙作品和声的整体性构建要素所在。在演奏进入二乐章的那一瞬间气氛被陡然推至巅峰,从一乐章的广板到二乐章的快板爱默生并没有做任何停顿,特别是第一小提琴极具压迫感的演奏瞬间便将音乐情境从哀思拉回到战争的惨烈局面中。二、三乐章的演奏也最能反映出爱默生四重奏的特点,在张扬的音乐中四人充分展现出了每个人所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在整体上却又高度统一。而最后两个乐章则在他们的处理中让音乐堂中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氛围——大提琴和中提琴有着近乎完美的烘托,而在演奏旋律时二人又具有潮水般的情感倾泻。最后的完美出现于作品结尾的泛音演奏时刻,如果说音乐可以凝结时间,那便是此刻。
相比之下,爱默生所演奏的莫扎特的作品显然不似他们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诠释那样独步天下。与以德奥地区为核心的欧洲四重奏组合所不同的是,爱默生在演奏莫扎特作品时对作品结构的勾勒,包括对句法的处理不甚明确而是更加注重音色的表达,而他们所演绎的德沃夏克《美国》则展现出了与他们二十多年前的截然不同。相对唱片中完全主观的节奏和分句方式,此次音乐会中他们的演奏更加严格依赖谱面标记。
从演出现场来说,这场音乐会堪称最近几年中最佳室内乐演绎之一,如果不考虑2008年另一顶尖组合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团的演出,甚至可以去掉“之一”二字。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场音乐会由于多种原因,直到演出前三周才最终确定并开始售票,而经费问题所导致的宣传不足也让更多的观众错失了这样一场顶级演出,特别是明年该组合的大提琴就将离开,日后再也难以听到这支四重奏延续了三十多年的经典声音。
在交响乐和独奏演出异常丰盛的今天,所有人都在强调室内乐的重要性,但真正当一支世界顶尖组合到来,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有多少人屡次错失与之接触的良机呢?在音乐会之后,中山音乐堂的大厅中排着数百名等待签名的观众,队伍之长是最近几年绝无仅有的。这些现象表明,并非国内观众难以接受室内乐,而是我们缺乏更多的顶级室内乐组合演出。
□周皓(北京 乐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