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30:特别报道

国产票房过亿大片 逾半出自怀柔

区委书记张建东表示,建设“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是怀柔新一轮核心任务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日前,怀柔区委书记张建东表示,“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将为怀柔的快速发展提供机遇。

  沿京承高速一直向北,青山绿水成就了怀柔区的生态版图:近3年国产票房过亿大片一半以上出自怀柔的影视基地;“国际会都”将具备接待G20首脑会议的能力……怀柔区委书记张建东表示,怀柔要打造的“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是北京“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个产业新区之一,这是摆在怀柔面前的新一轮核心任务,也将为怀柔快速发展提供机遇。

  【关键词:重点工程】

  国际会都主体工程年底完工

  新京报:“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有什么特点?

  张建东:新区由休闲会展、科技研发、影视文化、高端制造、商贸金融五个板块组成,建设五大产业功能区。我们要把它发展成为国际交往会都、科技创新基地、影视文化新城、宜居宜业典范。到2020年左右,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千亿元。

  新京报:针对“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在市政、交通等方面有什么规划?

  张建东:怀柔的市政、交通、医疗都围绕“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同步升级。

  怀柔金融服务中心、怀柔三级医院正在抓紧建设。两个重点交通道路工程开工,一个是111国道工程,一期已完工,二期今年完成60%工程量,计划明年通车,届时市民开车沿111国道到喇叭沟门、到河北丰宁速度将大大提高;另一个是怀长路改造工程,要提升为二级公路,这对怀柔西部地区开发有深远影响。

  新京报:“国际会都”项目有什么优势能吸引高规格会议?工程进展如何?

  张建东:之所以把“国际会都”建在怀柔,是因为这里生态环境好,还可以减轻城区的交通和安保压力。这个“国际会都”2010年12月在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内开工,其核心岛的主体工程今年年底就能完工,后年投入使用,具备接待G20首脑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的能力。

  其对怀柔旅游业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市民可以到这里游玩。怀柔也正在提升、扩充雁栖湖景区的接待能力,形成环湖、湿地、山体三大皇家园林特色景观。

  【关键词:农民增收】

  农民“忙时种地闲时拍戏”

  新京报:怀柔的影视文化产业已经远近闻名了。

  张建东:以前怀柔经济以制造业为支撑,相对单薄。这几年以影视、原创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怀柔成长起来。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2008年在杨宋镇投入使用,拥有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摄影棚群,中影基地二期已开工建设,《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可以说近3年国产票房过亿大片中,一半以上都出自怀柔。这也吸引了全区的文创企业激增到3793家,解决就业4000多人。

  新京报:这些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建东:项目需要大批服务和管理人员,影视基地里就有一大批怀柔本地人在服务,带动5000多人就业。

  周边还形成了演员村、道具制作村,农民忙时种地、闲时拍戏,有的出租房屋、提供道具等服务,都为村民带来了不少收入,在中影基地周围就常年活跃着1000多人的农民演员队伍。

  新京报:在保障农民的民生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建东:怀柔户籍人口是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占了一半以上,所以解决怀柔的民生,很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农民的问题。

  怀柔是一个板栗大区,前些年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板栗增产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上去,主要就是没解决好板栗的产业链,我们在一些重点镇陆续建了冷库,建大的批发市场,增加板栗销路,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

  【关键词:环境治理】

  怀柔人均绿地达44.6平米

  新京报:工业快速发展,如何兼顾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

  张建东:怀柔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98%以上的土地都是水源保护地,因此对产业的发展有很多限制,一批小铸造、小化工等“三高”企业相继关停,发展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业。

  像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力学所、纳米绿色制版印刷、超级云计算24个项目相继落户或竣工投产,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占地小、能耗低、产值高。同时,怀柔还完成了工业企业节能降耗设备更新改造116项,减少生产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万元GDP能耗全市最低。

  新京报:怀柔在打造生态宜居区方面做了哪些治理?

  张建东:我们提出的是“生态立区”,这几年重点实施了百公里生态谷、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多项工程,对怀九河、雁栖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和22条小流域治理,主要干线公路、旅游沿线两侧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绿色长廊。

  累计投资11亿元,对市政道路、建筑物外立面等老旧设施改造维修。环境整治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全区林木覆盖率已达75.35%,人均绿地44.6平方米,让居民享受到城市绿化发展的成果。

  

  返乡做民俗 年赚20万

  春、夏、秋在村里做民俗接待,冬天返回城里“猫冬”,琉璃庙镇白河湾八宝堂8号院的主人徐军虎就是这样一位“两栖农民”。

  在从事民俗接待前,徐军虎一直在怀柔城区打工,“那会儿人多地少,吃红薯窝头,住石头和黄泥垒成的小土房”。在外闯荡的20年里,他干过厨师,进过企业,不愁温饱,但也说不上富足。

  2007年白河湾开沟后,徐军虎突然发现村里的环境变了,山绿了,水清了,游人也来了。他从中看到了民俗接待的商机。因为在餐厅工作过,村里也希望徐军虎回来经营民俗,于是八宝堂8号院率先在村里开张营业,成了八宝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白河湾以山水为招牌,徐军虎很珍惜:“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更得好好保护它。”他给自己和游客定了一条规矩:必须保护白河湾的环境。徐军虎把自家院子的二楼开辟为烧烤区,供游客免费使用。如果有人想去河边烧烤,他会让带上垃圾收集袋。

  过去外出打工,徐军虎是春、夏、秋在外,冬天回村里待着,如今他的生活轨迹完全与从前倒了过来。春、夏、秋三季正是民俗接待的旺季,徐军虎和媳妇会一直待在白河湾。到了冬天没有游客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回城里“猫冬”了。

  去年,徐军虎还报了个烹饪培训班,学了几道拿手好菜,“做民俗餐饮得有特色,才能吸引回头客”,这是徐军虎的生意经。

  5年民俗接待,徐军虎的8号院越做越大。去年一年,纯利润就达到20多万元,“以前外出打工一年挣的钱相当于在家干3年挣的钱。现在刚好相反,在家干一年,相当于外出打工3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