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2011年,破获毒品犯罪案47万余起;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吸食人群呈低龄化趋势
综合新华社电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公安部禁毒局有关负责人就我国毒品问题现状、禁毒工作成效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据统计,2005年至2011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7万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55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50余吨。近年来我国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合成毒品吸食滥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成为消费主体。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发现登记吸毒人员179.4万人,滥用合成毒品人员58.7万人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7.8%;在新发现登记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74.9%。专家表示,如果不加强预防教育,未来10年,“90后”很可能成为国内涉毒人员的主体。
目前,“金三角”地区仍然是对我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云南、广西、新疆,仍是毒品犯罪最为严重的地区。
■ 数说
2011年,全国共破获制造合成毒品案件529起,同比上升20%;。全年共破获冰毒(片剂)犯罪案件4.15万起、氯胺酮犯罪案件6255起,同比分别上升25.8%、14.8%,全国22个省(区、市)冰毒(片剂)缴获总量均超过海洛因缴获总量。
■ 案例
1 中澳缴获3吨制毒原料
昨日,记者还从公安部获悉,日前,公安部与澳大利亚联邦警察联手破获了特大黄樟油走私案件,这也是中澳警方合作侦破的迄今最大一起易制毒化学品走私案。
四省区警方摸清中澳两国疑犯
2011年4月至8月,澳大利亚海关在悉尼港连续查获三批通过伪造品名从中国走私入境的黄樟油2849千克。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黄樟油是国家规定管制的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根据澳方通报的线索,公安部部署广东、河南、广西、湖南等地警方调查,摸清了澳籍嫌疑人保罗等在中国的活动轨迹和中国籍嫌疑人孟某等涉嫌向澳大利亚走私黄樟油。今年4月,公安部指挥河南省警方破获此案,先后抓获孟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
走私品可做270万粒摇头丸
据查,孟某2007年在浙江打工时认识保罗等澳籍嫌疑人。2011年3月,保罗等与孟某联系,要求其协助向澳大利亚走私黄樟油。孟某伙同其他5名犯罪嫌疑人购买了非法提炼的黄樟油3吨,将部分黄樟油分装在洗发水和护发素瓶中运抵广州,以梳子、发卡等名义分三批走私至澳大利亚,剩余部分则藏匿于广州。
最终,两国警方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易制毒化学品黄樟油3.35吨,可用于制造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约0.277吨,可加工成摇头丸270万粒,价值约合人民币5.5亿元。
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2 快递包裹轴承藏毒被查获
昨天,北京市西城检方披露一起快递邮寄毒品案,签收该邮件的王某因涉嫌非法持有罪被批准逮捕。承办此案的检察官称,近年来,随着私营快递公司的大量出现,以快递方式运输毒品的案件呈快速递增趋势。
焊开轴承起获8袋毒品
今年5月,王某在西城区某物流公司内,刚签收了一个包裹便被民警当场控制。据介绍,该包裹是一个一米多长的盒子,里边放着一个汽车轴承,而从广东寄来的毒品就藏在轴承里边某处。
据介绍,因警方之前通过技术手段就发现该包裹里会深藏毒品,所以立即焊开轴承,结果在里边起获白色可疑物五包,红色药片三包,每包毒品如冲泡茶的茶袋大小,很轻。经鉴定,袋内装有冰毒148.55克、氯胺酮0.22克。
快递仅留发货人电话
“开始他说自己是收到一个朋友电话,让帮忙取一个从广东来的包裹,辩称并不知包裹里有毒品。”承办此案的检察官介绍,但侦查员搜集了证据证明他对包裹内毒品是明知的,因此王某的行为可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
“警方通过技术手段确认将有毒品寄给他,他的手机短信暴露他是为毒而来。”检察官介绍,包裹没有收信人电话,只有发货人电话。起先,快递公司找不到收信人就给发货人打电话,没想到打通的就是王某的电话。他冒充发货人,称要自行联系收货人到指定地点取货。但取货的就是王某。最终,侦查员找到快递员,通过声音、口音辨认出当天接听发货电话的就是王某。
最终王某交代,他还曾经于4月以这种方式从广东运来毒品,他本人也吸食毒品。
新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康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