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哪个“大家”会如此敛财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马上评论

  以往类似事件中,惩处的重点往往是“卖方”,事实上对“买方”的惩处同样重要。而建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则是更为治本的办法。

  

  期刊卖版面,发论文的现象已经多次被曝光,多次被治理,依然难以绝迹。日前,《中国青年报》曝出云南官方文学杂志《大家》出山寨版,每年敛财逾两千万。

  记者调查发现,山寨版《大家》刊发各式论文。在它上面发表一篇5000字的论文,“版面费”普遍为4000~5000元。

  《大家》作为曾经最具影响力的纯文学杂志之一,竟然也干起了“论文买卖”的勾当,实在令人惊叹。《大家》的“堕落”,一方面反映其自身办刊理念和经营管理一定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再次见证了“论文买卖市场”混乱无序、缺乏监管的现状。

  “论文买卖”乱象愈演愈烈的原因不难揣测,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及相关专业职称评价体系的非专业性,产生了对期刊发表论文版面空间的巨大需求。而对其后续惩处乏力,也让相关参与者有恃无恐,各种正规非正规的刊物也就“各显神通”。

  因而,解决这一问题无疑还需要继续过去曾经做过的规范管理工作,惩治刊物的违规违法行为。但以往类似事件中,惩处的重点往往是“卖方”,事实上对“买方”的惩处同样重要。通过买版面发表论文的,如果所在单位不能承担起相应的监督和查处责任,直接“需求”就很难遏制,如此也就很难保证没有刊物去“投其所好”。

  当然,更为治本的是要做好疏导工作,将购买版面的虚高需求降下来。这一需求的降低需要从根本上建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价系统。

  第三方专业评价系统是彻底根治卖版面和学术腐败的根本和长久之计,要积极准备条件朝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对于眼前的问题的应急之策不外两点:一是加大对违规报纸和期刊的规范和惩罚力度;二是提高对职称评定或绩效评价过程的开放度、参与度、透明度,使同行和相关当事人有更大的机会参与监督,让灰暗部分都被阳光照到。

  □储朝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