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特别报道
下一篇

每天产生一部新话剧(2)

北京小剧场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2010年4月11日,国家大剧院小剧场,171中学合唱团的23名学生在排练童声合唱《水滴滴》。新京报资料图片

  北京的小剧场从上世纪90年代风风火火兴起。过去的20多年中,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繁忙的特大都市里,始终有一大群人,或来自学院,或来自民间的戏剧爱好者,因为戏剧而聚在一起。建剧院、写剧本,一个又一个的小剧场在北京各地开花。虽小,但风格各异,趣味多样,呈现出北京的多元文化,今天,在政府文化大发展的扶持背景下,这些小剧场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幕:转折

  资金饥渴已经缓解

  并不是所有小剧场诞生、成长都如此顺利。

  上世纪90年代,小剧场在北京轰轰烈烈地兴起。90年代初,在导演林兆华的倡议下,北京人艺打算建立一个小剧场,发展小剧场话剧,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傅维伯拿着仅仅1000块钱的开办费,购买了办公桌、电话、拖把、簸箕等基本用品,一共三个人,正式开张。

  “大家慢慢认识到,戏剧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傅维伯说,“就像四合院、高档公寓、普通民用住宅都各有用途。”

  此后,傅维伯将自己的积蓄40万元投入中戏附近的北剧场,但2004年,北剧场因资金问题倒闭。

  缺钱,是早年创业的戏剧人的共同感受。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营小剧场“蓬蒿”剧场的创始人王祥说,如果不是他用自己开牙医诊所的钱投入到蓬蒿剧场的建设的话,根本没有资金来做这件理想中的事。

  很多人把2005年戏逍堂的成立当作一个拐点。作为当年唯一的民营话剧投资机构,戏逍堂带来了信心。戏逍堂推出的第一部戏《到现在还没想好》首轮演出就赚了10万元。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剧场,更多的人带着钱进来了,几年来,北京陆续成立了30多个民营戏剧团体。

  对于傅维伯来说,这些艰苦已经成为过去,他此后开始经营的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成为了目前经营最善,最知名的小剧场之一。而民营“蓬蒿”剧场也得到了东城区政府的支持,申请了戏剧文化公益扶持资金,以及北京市的文化创业基金,资金压力得到缓解。

  第五幕:机遇

  小剧场进入黄金时代

  2008年以来,在北京市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北京市的小剧场发展迅速扩大。到2011年,北京小剧场已达30多个,小剧场剧目数量也超过350部,相当于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部小剧场话剧新作。

  2009年开始,北京市每年拿出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北京舞台艺术优秀剧目,为这一政策提供保障的《北京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已正式发布。

  今年,北京市又开展了“北京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东方先锋剧场上演的民营剧目《我的祖宗十八代》,以及《空中花园谋杀案》等民营剧团的剧目均位列其中。此外,北京市还拿出专项资金扶持精品创作,并面向所有民营小剧场,启动“2012北京故事”为主题的剧目创作活动。

  根据规划,北京正在打造天坛、天桥演艺区,仅天桥演艺区未来就将建成30个左右的剧场,其中,有6个少于100座的试验性小剧场。

  各个区县也出现了形态各异、各有特色的小剧场,有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朝阳文化馆主办的九个剧场,有纯民办的四合院蓬蒿剧场,有位处商业区,新兴而起的木马剧场,也有具有本土特色,年轻人办起来的相声小剧场。小剧场正在政策的扶持下走入一个多元化的黄金时代。

  王祥现在也给市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出谋划策,他说,戏剧对一个城市的精神作用是巨大的。他曾参加过台北华文戏剧节,在台湾,连一个县城都会组织戏剧节,他的感触特别深:“小剧场丰富的地方,人们会比较宁静、幸福、理性,整个社会呈良性循环。”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