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岁女童“希望”离世后捐肝;受捐者为7个月大孤儿,近期将康复出院
|
新京报讯 (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通讯员张薇)内蒙古赤峰有个2岁的女童“希望”,北京武警总医院有个7个月大的患者小咪。两个小女孩并不相识,却因为器官捐献完成了生命的对接。6月9日,“希望”去世了,小咪获得了重生。昨日,是小咪在医院的最后一次检查,肝移植手术后,近一两日将出院。
2岁女孩去世捐出肝脏
2岁女孩“希望”最近颇受社会关注,去世后的她,成为内蒙古赤峰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希望”出生时就被诊断出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瘫,瘦小的身体最终没能挺过病痛的折磨。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让“希望”的生命在天津、北京两个孩子的体内完成对接,重新延续。
昨日早晨,窗外下着雨,在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病房内,7个月大的小咪咬着奶嘴在呓语。这是她接受“希望”捐献的肝移植手术后的第16天,身上的黄疸还未完全褪尽。
小咪是一名孤儿,在她出生3个月时就被父母遗弃在一家银行,身上仅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先天性胆道闭锁”,随后被当地一家福利院收养。上天似乎并不垂怜这个幼小的生命,今年5月11日,小咪的病情加重,出现了吐血,随即被送往武警总医院治疗。
据该院肝移植外科副主任陈新国说,小咪的病,只能进行肝移植手术。平均每100个需要肝移植的患者里,只有1个人能等到合适的肝源。但是,小咪等到了她的生命奇迹。
6月9日,远在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那位叫“希望”的女孩停止了呼吸。经过初步的资料配对,当天下午,小咪成为了“希望”肝脏的受捐者,血型、体重都比较吻合。
生命对接 “希望”重生
从6月9日下午5点半,“希望”停止呼吸后,器官捐献工作便开始了。肝脏从“希望”的体内被取出,8个小时内,必须进入小咪的体内。但当天,运载“希望”肝脏的飞机在赤峰滞留不能起飞,让这场生命对接有了小小的曲折。
6月9日晚11点,肝胆移植外科手术室内,小咪躺在手术台上,等待着“希望”肝脏的到来。
在晚点1个小时之后,6月10日凌晨2点多,肝源抵达武警总医院。
手术室内,只有7个月的小咪面临的是一场生死的考验,主刀医生陈新国也面临挑战。陈新国介绍,小咪胆管阻塞不通形成肝腹水、肝肿大,腹腔空间被撑开很大,纤细的血管盘根交错,最细的不到一毫米。
8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小咪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经过医护人员4天的精心照顾,小咪转入了普通病房。
昨日,小咪在医院做最后的化验检查,陈新国表示,如果化验结果一切正常,预计在未来一两天内小咪就可以出院。
■ 释疑
小咪如何容下“两岁”肝脏?
武警总医院肝移植外科副主任陈新国说,“希望”的肝脏是健康的,大小正常。而小咪虽然只有7个月大,但她移植前腹部被撑得很大,也就是“青蛙肚”,所以她当时的腹腔已经为新肝脏腾出了空间。
陈新国介绍,肝移植的患者,首先要在移植定点医院做评估,符合器官移植条件的,就可以登记排队,患者的信息将上传到中国器官分配共享系统,等待肝源。医院通过赤峰红十字会获得了供者“希望”的信息,对比了供者和患者的资料后,发现小咪适合成为受捐者,体重、血型等指标都比较符合。
■ 故事
“妈妈”给新女儿捎去蒙古袍
根据国际惯例,“希望”的父母不能与小咪见面。但“希望”的妈妈王晓菲已从媒体上获得了一点点信息:女儿的肝脏,挽救了北京一个7个月大孤儿的生命。
“如果有机会,我特想见见她。”昨日,得知小咪这两天即将出院,王晓菲很激动。她觉得“希望”还活着,觉得当初作出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王晓菲托当地的记者,给小咪捎去了一件红色的蒙古袍和蒙古帽,这个颜色,是“希望”最喜爱的。她想象着,等到了冬天,长大一点的小咪穿上一定很漂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