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评论周刊·专题·致毕业生(一)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评论周刊·专题·致毕业生(一)

大学毕业典礼该是什么样?

2012年06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大学毕业典礼不是热闹,是学校对学生多年苦读的认可,是学生对青春的告别,是学业完成后承担责任的开始,这个仪式的主角是学生。

  知书、知耻与知足

  最近两年,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越来越喜欢“飙潮语”,演讲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借此收获满堂掌声。

  几天前,北大中文系举行毕业晚会,我因事未能出席。事先录制的视频,现场放映时,只有图像而没有声音。据说,我站在北大五院满墙翠绿的爬山虎前,哇啦哇啦说了五分钟,很深情的,就是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事后,主办的学生一再道歉,我说没关系。学生于是感叹:陈老师真大度,录像被消了音,也不生气。

  他们不知道,当初接受采访时,我说的是,系主任在毕业晚会上致辞,基本上说的都是“多余的话”。因为,此情此景,你能说些什么?劝学太严肃,祝贺太一般,勉励太空洞……真是天意呀,这段说了跟没说差不多的话,居然因技术原因丢失了,因此也就变得莫测高深起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平日里主要是学生听老师的,到了毕业典礼,就应该是老师听学生的;这种场合,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全都心甘情愿当绿叶,或者“配合演出”。

  十年前,我指导的一位硕士生毕业后到外地工作,据她事后称,坐上了出租车,指挥着司机,右转,右转,再右转,再右转,一直绕着北大转了三圈,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离开。一开始,司机很愤怒,问:你到底要去哪里?看她哭成那个样子,反过来安慰:又不是生离死别,现在交通发达,随时可以回来嘛。她说:“你不懂!”确实,外人全都不懂,她是在悼念自己埋葬在未名湖边的青春岁月。事后,那女孩告诉我,那会儿,她哭得很伤心。停了一会儿,又补上一句:不过,也很幸福。是的,哭过,也就放下了。

  刚开始在大学教书,我对毕业典礼前后同学们的“过分热情”很不习惯,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才好。后来想明白了,凡是“无端狂笑无端哭”,都是别有幽怀。我曾开玩笑说,高考前夕的父母,以及离校前夕的毕业生,都是不可理喻的。旁人认为很好笑的举动,在他们则很正常。作为过来人,理解他们此刻的心境,不劝解,不打扰,也不嘲笑,默默地走开,这是对毕业生最好的尊重。当然,如果他们要求合影,你千万别推脱。

  毕业典礼上,作为嘉宾,你总得给同学们送上几句好话。“好话”可不好说,既要有教育意义,又不能讨人嫌。

  最近两年,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越来越喜欢“飙潮语”,演讲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借此收获满堂掌声。如此不讲文体与修辞,过分追求“现场效果”,我很不以为然,去年曾撰文批评(《毕业典礼如何致辞?——警惕“根叔体”的负面效应》,《南方都市报》2011年7月8日)。

  现在,轮到我来致辞,该说什么好呢?

  以前,中国人喜欢攀亲戚、认老乡,现在教育普及,念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认校友于是成了另一种时尚。据说,你与哈佛毕业生交谈,三五句话,对方必定让你知道他是哈佛毕业的,导师是谁,有哪些著名的同学。在中国,北京大学毕业生也被人家这么嘲笑——特别喜欢将母校挂在嘴边。

  不要将母校挂在嘴上

  不要将母校挂在嘴上,但不能不将母校放在心里——你是名校毕业的,必须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毕业生走出校门,我都会叮嘱两句:第一,到了工作岗位,看不顺眼,可以提意见,但切忌动不动就说“我们北大如何如何”。你已不再生活在燕园,得努力适应新的环境。你的同事来自五湖四海,各大学争强斗胜,各有自己的一套。万一你的上司只是中专毕业,或者念的是“二本”,你这么伤人家的自尊心,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越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越得学会诚恳待人,谦恭处世。在中国,“名校毕业”是很好的象征资本,对你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这也是很多人拼命考名校的原因。但这不必挂在嘴上,你的上司以及周围的同事全都知道。反过来,你必须用事实证明,你的“名校毕业”不是浪得虚名。

  我想叮嘱的第二句话是:不要将母校挂在嘴上,但不能不将母校放在心里——你是名校毕业的,必须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不管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念了四年、七年还是十年,说到底,只是给你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走出校园后,是否有出息,还得靠自己努力。“成功人士”为了回报母校,常说自己如何如何得益于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这话不能完全当真——否则,怎么解释同一班级,有的成功、有的不很成功、有的很不成功?

  什么叫“成功”,各人看法不一。作为老师,也都立场及趣味迥异,有喜欢聪明的,有喜欢善良的,有喜欢听话的,也有喜欢漂亮的。但好老师一般都尊重学生的选择,当初因材施教,日后则欣赏同学们各尽其才,各得其所。

  大转型的时代,随时都有人掉队,有人陷落,也有人飞黄腾达。比起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者过去常挂在嘴边、现在略显生疏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更看好“守住做人的底线”——这年头,讲究“道德底线”,要求并不低。

  比起高扬理想主义大旗,我更想谈谈技术性的“三知”——“知书”、“知耻”与“知足”。如果允许的话,再添上一条“知天命”。上大学不就是为了“求知”吗?这“三知”很耐人寻味。

  “知书”、“知耻”、“知足”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也就是说,士大夫的无耻,乃整个时代堕落的表征。

  读书人历来讲究“知书达理”。诸位即将毕业,还有点书生气,估计还愿意亲近书本。但我知道,很多人毕业两三年后,就不读书了,忙于日常事务,或整天琢磨如何赚钱。前几年我回广州,老同学见面,说起某某人很痴、很傻,都毕业这么多年了,还在读书。说实话,那一瞬间,我心里一凉——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怎么能这么说呢?可见,很多人早已远离了书本。

  随着科技发展,书本的形态各异,不一定非“手不释卷”不可;但“知书”才能“达理”,那是永恒不变的。这里先提个醒:要是有一天,你半夜惊醒,发现自己已经好久不读书,而且没有任何异常感觉时,那就证明你已经开始堕落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是贫还是富。不是说“读书”这行为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远离书本本身,说明你已经满足于现实与现世,不再苦苦追寻,不再奋力抗争,也不再独立思考了。

  第二,关于“知耻”。大家肯定记得《礼记·中庸》的话:“知耻近乎勇”。而明末清初大儒、那位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中称:“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也就是说,士大夫的无耻,乃整个时代堕落的表征。

  在这个充满欲望的时代,我必须提醒大家,做人应“有所不为”。北大中文系77级同学聚会,我没资格参加,因我本科是在中山大学念的;我妻子参加了,回来说了一句,让我很感动。他们同学聚会,清点了好一阵子,很得意——三十年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进去”。这年头,诱惑那么多,77级大学生又身逢其时,占据那么好的位子,居然没有人因贪污受贿等罪名而入狱。如此“清白”,值得庆贺。

  诸位,今天落网而被法办的贪官,有不少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所以,在清点同学中有多少人当大官、赚大钱、为母校赢得光荣的同时,也请向北大中文系77级学习,清点一下同学中是否有“进去”的。名校毕业生,能认认真真做人,清清白白处世,也很值得骄傲。

  第三,关于“知足”。有一回,北大中文系请老教授袁行霈先生给学生谈学问与人生,袁老师说到什么是“幸福”:你生而为人,而不是猪或狗,这是幸福;你长大成人,没有夭折或大病缠身,这是幸福;你有足够的智力与机遇,读大学、而且念的是北大,这更是万幸,应该学会感恩。他最后说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那可能见仁见智;但袁先生演讲的立意很好——长存感恩之心。感激父母,感激家乡,感激老师与同学,感激这个时代。这么说话,听起来很“道德”、很“说教”,可随着年龄增长,阅世日多,你会逐渐领悟这个道理。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我之强调“知足”,不是功成名就后为避祸而采取的特殊策略,而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感恩”。在我看来,当下中国人,最大的心理隐患就在于怨毒太深,而感恩太少。

  本来还想添上一句“知天命”,怕被过度解读,免了。孔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诸位还没到“而立”之年,似乎不该说得那么早。可我理解的“知天命”,是指洞察人生的局限性——才情不同、机遇不同、时代不同,再心高气傲的人,你也必须明白,耕耘与收获并不一定同步。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必须学会“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样,才能真的“知足”而“常乐”。

  我们都离不开大时代

  要警惕“过度自恋”,不断反省自己走过的路,是否已经尽了力,留下多少遗憾,有没有愧对这个时代?

  说过了沉重的,再说点轻松的。诸位走出校园后,何时“重归苏莲托”呀?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歌,传唱很广:“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这是典型的八十年代风格,“理想”与“大话”齐飞。我们都知道,“光荣”不仅“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也属于每一代有为的年轻人。为什么强调二十年后重相会?原因是,这首歌写于1980年,二十年后,那就是2000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个口号——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我想说的是:这么多同学,“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实在有点太迟了。大学毕业时,我随口说了句“十年后见”。为什么是“十年”?我也搞不清楚,后来逐渐琢磨出来了。“五年”太短,山高水长,还没见出分晓呢;三十年又太长,差不多快要退休了。“十年”不长不短,正合适。而且,以我的体会,毕业后第一个十年非常重要,上下求索,不断拓展,确定自己的位置及奋斗方向。十年后,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大体上已心里有数,以后就是如何往前走的事了。

  再过几天,我们这些77、78级大学生,也要白头相聚,纪念毕业三十周年了。发言稿我还没写,但题目早有了,那就是《我们和我们的时代》。我想说的是,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欢笑与责任、激情与泪花、得意与失落。要警惕“过度自恋”,不断反省自己走过的路,是否已经尽了力,留下多少遗憾,有没有愧对这个时代?使用“时代”这样的“大词”,容易被敏感的年轻人讥讽;可我认定,“大词”也自有其存在价值。

  你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实离不开大时代。我们这代人——约略等于你们的父母辈,走过了九曲十八弯,因特殊缘故,“文革”结束后才上了大学,从很低很低的地方起步,一步深一步浅,三十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好在基本上走的是上坡路,虽然很辛苦,但有期盼,因而也略有成就感。你们这一代,起点比我们高多了,也正因此,要一直往上走,比我们更吃力。三十年后,希望你们也举行这样的聚会,也能欣然告诉后来者,说你们活得很充实,因此,也很幸福。

  祝福大家。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本文系作者在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典礼上的主旨演说)

  ■ “根叔”语录

  “根叔”是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对校长李培根的昵称。2010年,“根叔”的毕业典礼致辞《记忆》不仅被学生30多次掌声打断,在校园外也引起轰动。3年后,再看“根叔”的毕业典礼致辞《远方》,那些网络热词不见了。

  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

  (原标题《记忆》,2010年毕业典礼致辞,原文2400余字)

  你们可以抵达心灵的远方

  人生的远方,不完全在于你能够挣多少钱,有多大的权,成多大的名。你们之间的多数人未必能在钱、权、名方面走得多远,但你们却可以抵达心灵的远方。校友王争艳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她用善良抵达人生的远方。我们09届毕业生胡飞到达神农架苍茫的大山里支教,她的知识和汗水带来孩子们的微笑,孩子们的微笑使她到达心灵的远方。即便那些你都难以做到,你依然可以到达远方。你们03级的一位学长,在华为工作三年,存了几个小钱,然后就踏上了辞职环球之旅。一部脚踏车、一个背包、一顶帐篷,再配一把吉他。旅行“并不只是精彩瞬间的堆砌”,他在数千公里海岸线上的义工,和仰望星空的无数夜晚,那显然是人生的苦旅,但却是心灵的远方。

  你们要把人文情怀带到远方,那是一定不能少的,不管你为学、为商、为官。能如此,你们不枉在华中大几年所接受的文化素质教育。你们要把诚信带到远方,且不说学术、商务,即便娱乐、体育也不能没有诚信。正在进行的“欧洲杯”,在诡异莫测的小组赛最后一轮,还是体现了诚信与文明;你们要把互信带到远方,今天的中国社会太需要了!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和医疗都不再有互信,中国又何以崛起于远方;希望你们把独立的人格带到远方,独立人格需要真实,需要正直,不要虚伪。你们的学姐李娜不就是一个很真的人吗?要挺起你们的脊梁!

  请注意,千万别在错误的方向走得太远。别在精明的方向走得太远,切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别在抱怨的方向走得太远,多想想如何建设;别在仇恨的方向走得太远,人不能生活在仇恨之中;别在功利和俗气的方向走得太远,千万别嘲笑老一辈的执著和爱;别在自以为是的方向走得太远,而错把理想和情操当成天真;千万要注意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尤其当你作为一名领导者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曾经在“文革”的路上走得太远,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原标题《远方》,2012年毕业典礼致词,原文2100余字)

  @蔡爱锋:大学毕业散学典礼开始拼校长了!“校长致辞不潮,都不好意思毕业。”李校长今年正式转型。请百度“李培根 记忆”对照。办好毕业典礼易,办好一所大学难。

  @兔子的妈妈是猪:前几年根叔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后被一些大学校长东施效颦,把网络语言用滥,根叔继续给力,每年的“唠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李书龙:类似的演讲,毕业时听来只觉得兴奋,毕业后再看才心有戚戚。从理想到现实,有多少还能够坚持。偶尔走得太远,竟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