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收藏2000多张演出节目单,按类型和时间顺序排列;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
|
新京报讯 (记者卢漫)首都博物馆的橱窗里,陈列着一张张或泛黄、或崭新的节目单,演绎着首都舞台演出的历史,也将收藏人岳春生的人生足迹娓娓道来。
70岁老人岳春生,用60年收藏了2000多张演出节目单。其中,200多张节目单于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节目单印有时代烙印
岳春生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六七岁时,他便喜欢趴在戏台边看戏。
收藏节目单,是从“无心插柳”开始。
看完演出的节目单,他不舍得丢掉,顺手放起来。积年累月,至上世纪60年代,手头的节目单已有几十张,看着节目单,一幕幕演出也浮现在眼前,“这里有我人生的记忆,留起来吧”。至今,节目单已积攒了2000多张。
单页的、成册的;油印的、铅印的;大开本、小开本……岳春生说,每一个节目单都有生命,它彰显了设计者的艺术追求和智慧,还有时代的烙印。如《茶馆》等经久不衰的剧目,不同的表演者演绎了不同的版本,这在节目单上就能体现。
给首博写信开办展览
上世纪90年代,积攒的节目单已成规模,岳春生开始将节目单归类成话剧、京剧、音乐、舞蹈等类型,归类后再按照时间顺序排起来。同时,他翻阅大量历史、文艺资料,根据节目单写书。
“这些节目单包含我人生的足迹,也有历史的记忆,可以与更多人共享。”去年,岳春生萌发了办展览的想法。老人的想法经过媒体报道,获得北京档案馆、人艺戏剧馆及一些私人企业家垂青。
老人自己也向首都博物馆写信,经过首博工作人员调研,今年1月,双方签订了展出协议。
将捐出500张节目单
6月27日,“粉墨留痕——岳春生节目单收藏展”在首博开展,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展览分为三部分,从1949年至1965年的改革与建设,到1966年至1976年的革命样板戏,再到1977年至今的新时期,每个年份选取三张最有代表性的节目单展出,从《龙须沟》、《茶馆》,到《恋爱的犀牛》、《戏剧的忧伤》,岳春生给每一个展品都附上背景介绍或观后感。
坐在展厅的休息坐椅上,岳春生喜欢看着游客在节目单的展柜前驻足,每当有游客拿起相机,他都会推推老伴儿,“看,那有人照相。”
岳春生说,他将向首博捐赠五百张节目单。剩下的节目单,他会作为参考,继续写书。
六十年来节目单大比拼
●内容:过去一般只标出名目、演出的剧团、演员等,很少配图。现在的还会有导演、编剧、灯光、舞台布景,有的还会有导演或编剧的寄语,歌剧还会有唱词,还会配上照片或设计的图片。
●形式:过去主要是折页,比较简约素雅。现在则有成册的,还有立体的、镂空的,甚至节目单里还有衬纸和丝带,画面丰富,颜色抢眼。
●大小:以前的节目单大多是十六开或三十二开,大小统一。现在节目单大的有报纸大小,小的仅手掌大小。
■ 故事
曾拿着荧光棒听演唱会
岳春生的节目单中,有七八成是他自己看演出留下的。
他家斜对面是有“小798”之称的方家胡同46号院,那里的演出他几乎一场不落。他还曾拿着荧光棒和一群孩子坐在一起听演唱会。
他记得去听一场民谣演出时,“一屋子的年轻人,就我一老头。”台上的表演者抱着吉他,台下的小年轻一边和着唱,一边干着啤酒。“随意、松弛、互动是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邻座的一位清华研究生说歌词唱出他的心里话,可我总觉得个人牢骚多了些,这也许是‘代沟’吧。”岳春生在这张被展出的节目单旁,配上自己的感想。
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后,他还去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和老伴儿到剧场宣传单自取处“扫荡”,也有剧团给他寄过节目单。
有一次,一张贴在剧场墙上的宣传海报引起了他的注意,老人去剧场看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海报过期,他和剧场工作人员“说好话”,获得准许后,他将别人眼中的“无用品”,从墙上揭下来珍藏至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