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重点
上一篇

从普通农民工到知识型工人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巨晓林在铁路施工现场。中铁电气化局供图

  ■ 基层党代表

  巨晓林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级技师

  年龄:50岁

  籍贯:陕西岐山县人

  入党时间:2008年9月

  他从一位普通农民工做起,他爱写诗,他撰写的国内首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技能操作教科书,成为数千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的“操作宝典”,他创新施工方法8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他叫巨晓林,现在是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级技师。

  一根冰棍的光荣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恰好驶过巨晓林的家乡。

  1987年3月,25岁的巨晓林告别陕西岐山县黄土高坡,到北同蒲电气化铁路施工工地,当了一名修建接触网的农民合同工。

  爱琢磨创新的巨晓林,第一次用自己的小发明解决了回流线架设中挂滑轮费工费时的施工难题,工班长周文瑞当着众人的面,奖给他一根冰棍,“这让我深感光荣。”巨晓林说。

  成功归功于学习。巨晓林坚持每晚看书,学习专业知识。他喜欢写诗,喜欢画画,更喜欢将工作中的经验方法记录下来。25年来,他记下了70多本26万字的笔记。

  对技术诀窍毫无保留

  经过自己的钻研,巨晓林熟练掌握了工程测量、机械制图、接触网软横跨计算预配与安装、接触网导线架设与调整等全套技术,能够解决设计时速380公里以上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安装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成为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

  历时三年,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总结整理了自己的施工操作经验、工艺诀窍,写出10万字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书稿。

  因表现出色,巨晓林也从一名农民工成为正式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罗瑞军称,巨晓林为公司的几万农民工树立了一个标杆。

  巨晓林在日记中写道:“徒弟都是宝,建设少不了,今天我教他,明天他领跑。”

  他带出的一百多位徒弟,有21人成了工长、7人成了工程队长、6人成了“能工巧匠”、5人走上了项目总工或项目经理领导岗位。

  新京报记者 刘春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