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文娱新闻·对话(一)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文娱新闻·对话(一)

儿童题材作品本月底登陆国家大剧院,台湾文化名人接受本报专访,谈理念及两岸文化交流

吴念真 蛮不屑有些人动不动就讲创意(1)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和同为台湾知名文化人的赖声川、王伟忠等人不同,吴念真来大陆的次数少之又少。这次,因为绘本故事《八岁一个人去旅行》被台湾纸风车儿童剧团搬上了京城舞台,吴念真打着“飞的”来到北京,短短两天,除了宣传,还放映了他的《人间条件》。

  专访时间只有30分钟,吴念真很敬业且语速很快地回答着问题。他坦诚地表示,自己在台湾土生土长,因此只能写很本土的东西给本土人看,一直以来,对大陆这边都只是“尝试沟通”——无论做编剧、导演还是主持,他都是“尽力去做一个好的沟通者”。吴念真不喜欢谈“市场”,因为他觉得“这个东西不是我能经营的”,而对于台湾文化人常提到的“创意”,他则认为,有彼此交流的创意,才是最伟大的创意。

  【人物名片】

  吴念真 本名吴文钦,身兼导演、剧作家、主持人等多种身份。他是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推动人之一,也是台湾绿光剧团编剧,曾拿过5次金马奖最佳编剧奖、2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其中自编自导的电影《多桑》曾获多个国际电影奖项。编剧影视、舞台剧代表作包括《光阴的故事》《恋恋风尘》《鲁冰花》《人间条件》等。2011年,推出温情小说《这些人,那些事》。

  儿童事业 以前并不擅长,如今作为回馈

  新京报:这次你为纸风车的演出而来,听说因为你是“纸风车基金会”的董事,你也有出钱支持吗?

  吴念真:我出力。纸风车基金会是我们用近二十年艰辛经营起来的,不仅有纸风车儿童剧团,还有绿光剧团,我大多数的创作是在“绿光”。儿童的部分以前不是我的专长,尤其和孩子的互动,有时候我看到他们那么夸张的表演,感觉像发神经一样,我没办法做到。

  可《纸风车幻想曲》不同。五年前台湾有点混乱,人和人总是在吵架,我们就想,什么方法可以让人的情感重新连接,于是想到为孩子们做事、让孩子们开心,大概就没有政治区分了。这个事情越做越大,以至于五年里大胆地演到了全台湾319个乡镇,我也跟了一百多场。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把儿童教育扩散到台湾的乡镇里,让乡下的孩子今后在竞争中不会处于弱势。

  新京报:为什么突然开始致力于儿童事业?

  吴念真:还是年龄问题,应该是回馈的时候了吧。其实如同创作一样,如果我做的事没有和土地、和人、和情感做连接,对我来讲就都是没有意义的事。

  (下转C12版)

  C11-C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天蓝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