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题材作品本月底登陆国家大剧院,台湾文化名人接受本报专访,谈理念及两岸文化交流
|
(上接C11版)
文化交流 最伟大的创意在于“取得共鸣”
新京报:因为你是台湾本省人,所以你对来内地交流并不像赖声川、王伟忠等人那么频繁,是这样吗?
吴念真:这样讲,我们家三百多年前就到了台湾桃园,我对大陆的情感没浓到有些人那样只间隔一代。对我来说,在大陆的一切都是开始,我是尝试着去沟通。
比如,有人曾问我会不会来大陆拍广告。广告必须了解商品服务的群体和商品的关系,我没办法准确地抓到这些人的想法。再比如说,我看微博,“有木有”一开始真是不懂,后来才知道原来就是“有没有”,那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讲?我在台湾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可在大陆,很多事物对我来说都要慢慢理解。
新京报:现在大陆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很多台湾文化人也很看好大陆的市场,你没想过加快速度尽快加入进来吗?
吴念真:我很不喜欢讲“市场”,这个东西不是我能经营的。我觉得我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沟通”,我就是个沟通者。有时候在电视上也看到台湾媒体说到大陆市场怎样好、如何经营,可我就是慢热型,这个没有办法。包括来宣传儿童剧,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一步算一步吧。
新京报:如今很多台湾文化人来到大陆都会提到“创意”,你怎么看?
吴念真:当然我也很注重创意,因为抄袭是可耻的。不过,说到台湾创意对大陆影响有多少,我是没有把握讲的。有时候我蛮不屑有些人动不动就讲创意,一个小小的东西就叫创意,一个电视节目也叫创意——应该说马尔克斯写的长篇小说那才算创意,对不对?
我是觉得,创意都是彼此影响的。我们也会接触到大陆的东西,比如有一阵子我很喜欢听天津相声,天津话我听不大懂,但就是觉得很好玩,于是拼命去听懂,通过它汲取养分。大陆很多作家,像韩少功的作品,我看了也很感动,很佩服他的功力。所以创意这个东西是双边影响,是彼此交流,没有谁给谁,谁占领谁。我觉得最伟大的创意是:我有创意,我们一起取得共鸣。这个最重要。
■ “纸风车”与吴念真
演出时间:7月20-22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儿童剧《纸风车幻想曲》曾巡演将近400场。该剧有六个段落,其中最经典的段落《八岁一个人去旅行》改编自吴念真的同名绘本故事,它讲述了吴念真8岁时一个人从瑞芳坐火车去宜兰找姨婆的真实经历,结合多媒体影像、真人与布偶同台演出,并配合吴念真的亲自配音,讲故事的同时也展现了上世纪50年代台湾的人情味与生活风貌。
■ 自我解读
《人间条件》
这次来京,吴念真小规模放映了绿光剧团《人间条件》的影像。他说,想看看大陆观众的反应。这套舞台剧已经做到第五部了,故事大多和台湾的历史、人文有关。
这里面太多台语了,我不晓得这边会不会接受,不过我觉得,虽然两岸人的生活背景不同,但情感的交流应该是共通的。
《人间条件》第一集说的是两代人的沟通:奶奶死后附体在孙女身上,她知道孩子爸爸所有的事,还经常责打爸爸,这就有了戏剧性——奶奶回来干吗?附体后也会有很多笑料。第二集讲的是老一代人的道义。第三集讲的是我生活的年代:十几岁来城市工作,几个男生爱上了一个女孩;第四集应该最有共鸣性:一家人供一个人念书,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最后这个人却并非家里的最大回馈者,反而瞧不起家,远走高飞——我在借这个故事批评知识。
(下转C1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