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星期五周刊·放大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星期五周刊·放大镜

对话动画总监麦家碧

华仔很适合看这部电影

2012年07月06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麦家碧领着麦兜亮相上海发布会。

  名人 借借他们的名气

  新京报:《麦兜当当伴我心》英文名叫Pork of Music,片尾献给所有音乐老师,为何要做这样的设计?

  麦家碧:这是谢立文(麦家碧的丈夫,负责麦兜、麦唛的故事创作)的主意,他总是忘不了小时候的音乐老师,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的概念。里面所有的童声合唱都是他选的曲子,包括莫扎特等人的古典乐曲,然后重新配上可爱的歌词。

  新京报:电影一开场,麦兜就参加了华仔演唱会当嘉宾,是刘德华配唱的吗?

  麦家碧:不是,华仔应该不知道这件事。不过我很想请他来首映,之前他曾帮我们麦兜其他的动画片录音,刚好他最近也有了小孩,我想他很适合看这部电影吧。(笑)

  新京报:里面还有个魔术师叫“谦”,是指刘谦吗?

  麦家碧:你们可以猜,其实里面有很多人像谁像谁,可以说请不到的人就借借他们的名气,希望他们别介意啦。

  新京报:我看还有很多香港名人在里面,包括金牌经理人应该就是黄柏高吧?

  麦家碧:你说是就是啦,里面那个给麦兜看病的医生也是香港很有名的医生。

  地域 情怀是全球化的

  新京报:这次的故事回到了香港,对你们来说舒服点吧?

  麦家碧:我们没有想过文化差异的问题,上次的故事在内地发生,情怀还是很香港,孩子也没有学到好的功夫,还是给人打了一顿。那个努力学东西的麦兜,真的很香港。这个故事虽发生在香港(中间来过深圳),但内地的投资方也非常喜欢,有比较全球化的情怀,音乐大家都可以懂得和喜欢。还有比如母亲给孩子的爱、朋友之间的爱。

  新京报:这是你们第一次突出音乐的感觉吗?

  麦家碧:音乐在麦兜所有的片子里都是很重要的,但这次将音乐的重要性放大了。除了音乐外,谢立文和我想尝试比较特别的画面,有很多比较香港本土和市井的东西出现,如旧楼、卖肉的人、送货人等。

  外援 融入怪诞风格

  新京报:有些小配角的画风和你之前的创作不一样。

  麦家碧:除了我自己的绘画外,我们请了漫画家杨学德,那些幼儿园毕业的怪学生都是他设计的。我们也担心麦兜的粉粉的东西和杨学德的怪诞风格不搭,不知道观众感觉如何。

  新京报:新增的角色郑中基配音的大M,很坏也很好笑。

  麦家碧:之前设置的大M更坏,后来怕小朋友吓到就改得好一点。这一次郑中基配国语时的笑话是请内地朋友改良过的版本,希望内地的朋友听了以后也觉得好笑。

  【快问快答】

  麦兜配音是一个人吗?

  基本上每集都要重新找,第一集给麦兜配音的小孩都十四五岁了,这一次找来的小朋友是国语和粤语都会说的,但我感觉国语还说得好一点。

  为何麦兜总上幼儿园?

  麦兜每部都会长大啊,我觉得它变来变去大家都不要太认真。不过我觉得,还是幼儿园的麦兜同学比较可爱。

  创作能快一点吗?

  我也很想快一点,但这次的工程比较大。太多的古典音乐要改编成儿歌,找小孩子唱歌比较费时间,配音粤语和国语又是同一批人,台词除了照顾粤语文化,还要写成内地人能懂的笑话,当然画面上的人物也很多。说到创作速度,谢立文是个很有计划的人,也不太向我解释,我拿到故事之后就会明白他的意思。他写故事其实很快,我画画倒是很慢。

  会尝试3D动画吗?

  好莱坞的3D不是我喜爱的动画,我们想做和别人不同的东西。特别为孩子做的动画,家长和孩子一起,家长感动了,孩子觉得歌好听就OK。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