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经济新闻·要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经济新闻·要闻
下一篇

央企“过冬” 国资委密集培训

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国资委5月来多次培训央企;邵宁表示,部分企业因利益牵扯不敢变革采购管理

2012年07月1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央企要敢于动真格做好采购管理。图/CFP

  新京报讯 (记者钟晶晶)央企“过冬”形势下,国资委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治理”和培训工作要求央企“勒紧”裤带过日子。国资委官方网站显示,5月以来,国资密集召开央企管理工作会议。据央企人士透露,为了提升央企管理水平,近期国资委还将举办多个培训班。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体制上做好约束机制,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针对央企采购屡曝问题,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期表示,央企要敢于动真格做好采购管理。

  利益牵扯致使不敢变革

  在近期举办的中央企业采购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会议上,邵宁表示,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央企没有出资人,买东西不看价格,不做市场调查和咨询,不问价格高低和质量好坏;只看谁给的好处多,只看谁给的回扣多,只看谁的关系硬。随着出资人逐步到位,建立起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营活动都与过去大不相同。

  但他也表示,目前央企采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集团统一采购不到位,目前大概仅接近20%的央企实现集中采购。他还指出,“有的企业尽管认识到了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但同时也看到采购管理变革会带来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想集中而不敢集中,想变革而不知从何下手。”

  昨日有央企内部员工透露,央企管理水平不高体现在很多方面,采购成本、存货增多,应收账款增多,管理成本上升等等。但以前效益好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提升管理水平上。他认为,近期央企就提升央企管理水平召开了多次会议,目标就是要提升管理水平,从内部挖掘潜力。

  国资委密集培训抓内控

  从去年年底至今,国资委多次表示央企需要做好3至5年过“寒冬”的准备。外界分析认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消化殆尽,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旧低迷,央企原本依靠做大规模取得的利润难以持久。在经济下滑背景下,此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尤为凸显。

  今年3月,国资委召开会议,提出从今年3月起,用2年左右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加强内控。

  国资委网站显示,近期央企就提升管理工作密集召开多次会议。5月16日,国资委在重庆召开强化基础管理会议,6月14-15日又在云南昆明举办中央企业采购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6月27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会,据国资委官方网站披露,此次采购管理培训仅是近期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13项重点领域中的一项。

  国资委是央企出资人代表,在近期央企利润下滑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形势下,国资委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要求央企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体制上做好约束机制,企业真正发挥自主积极性,才能奏效。

  ■ 相关

  倡导集中采购防止腐败

  新京报讯 (记者钟晶晶)关于央企采购可能滋生腐败也是社会关注的话题。邵宁也表示,采购环节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由于很多央企采购数额巨大,一旦采购出现问题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国有资产损失。

  他认为,将全集团的需求整合起来,通过集中采购,形成合力,不仅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更能通过集中化的统谈统签、统谈分签等灵活的采够手段,不断提高采购工作效率,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同时,集中化的采购,还利于统一的监督把控,预防腐败等行为的出现,避免采购干部走上歧途。

  据了解目前仅有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少数央企开展了电子采购业务。

  采购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是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由于很多央企采购数额巨大,一旦采购出现问题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国有资产损失。俗话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实现阳光采购、透明采购,不仅能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也能有效防止腐败,避免采购干部走上歧途,确保制度上实现反腐倡廉。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如是说

  【数说】

  财政部披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4%,这是国企利润连续4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国资委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691.3亿元,同比增长11.4%;上交税费总额6954.9亿元,同比增长24.5%;累计实现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下降13.2%。营业收入增长而利润下滑反映出央企的成本、费用增加。

  ■ 网友论央企采购

  吴江WJ:有幸见识过某央企采购招标,所谓风险控制就是让供应商提供一套执照的复印件,另外在开标时请财务到场监督,公开唱标。最后项目给了该企业下属的内部咨询公司。

  首席采购官CPO:近日国资委全面启动了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明确要求用两年时间,在全部中央企业建立起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采购的内控在中国一向是重中之重,但是真正做得到位的不多:风险点识别、流程的设计、执行监督、责任追究都不尽如人意,更没能把风险控制作为价值创造和保护的一环,形式主义严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