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功能
| ||
|
中国属中低纬度国家,虽跨经度很大却只遵循单一的北京时间,所以夏令时只从1986年到1991年实施了短短几年,便因出现各种弊端而废除。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夏令时”是个有点遥远的话题。
不过,随着国际商务的增多与国际旅行的兴盛,对于夏令时的了解对中国人来说也非常重要,也需要知道如何利用手表来辅助调时,毕竟谁都不想莫名错过了重要的商务会议,又或是在旅行结束时让回国的机票打了水漂。
让人尴尬的夏令时
每年3月和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前后两天,欧洲都会出现此类混乱现象:有人按点上班却迟到了一小时;有人悠悠然到达机场却发现飞机已经飞走;有人对着手表调时间却越闹越糊涂……这就是令人爱恨交织的“夏令时”效应。
话说“夏令时”其实是按国家法令,在夏季及其前后实施的法定时间,对于北半球来说,即是在每年的3月末至10月末将人们的作息时间表提前一小时。
落实到生活中,高纬度地区的人到了夏季要过着拥有超过17小时的白昼生活,当地时间凌晨3、4点天已大亮,晚上9点多还不见天黑,如果不来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着实令人困顿,因此,每到夏季,欧洲、北亚以及北美地区就开始强制实施统一的“夏令时间”(南半球国家相反,夏令时为9月末到次年4月初),保证人们能够早睡早起,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天不黑而使夜间娱乐无限延长,从而有效节约照明用电——因后一种便利,夏令时的全称则为DST(Daylight Saving Time),翻译过来便是“日光节约时制”。
然而每个国家所处经度不同,故而每年各国宣布转换时令的日期与时间点都不一样,同时根据日光的具体照射情况,同一国家每年宣布转换时令的日期与时间点也不一样,文章开头所述混乱由此而来。相比已经习惯“稍微不适”的高纬度国家人民,不习惯调换时令的“低纬度人群”来到高纬度国家每年都要在这几天“被搞到精神错乱”。
卡地亚Calibre de Cartier 多时区腕表:中心下方表盘的太阳和月亮符号昼夜指针,指示出发地时间;主指针指示目的地时间,实现多时区功能。具夏冬令时转换功能。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陈晓
图片由品牌提供
(下转D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