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民证
在武汉一些公共汽车站,几处关于恩施旅游的广告牌上写有这样的标语:“恩施凉民证,万人享清凉!”尽管恩施方面表示,这一设计应该是广告代理公司所为,尽管事后被地方政府认为是假新闻,但这不妨碍“凉民证”的飞速传播,直与“我靠重庆”相较高下。雷声阵阵,源于“凉民证”与“良民证”谐音。噱头搞大了,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暑假游学
“游学”曾经是一种传统,本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现在,“游学”是一种生意,尤其是这几年成了中国孩子暑假最“热衷”的活动。时过境迁,“游学”的意义已发生很大变化。涉足海外,游历诸国,固然不失为“行万里路”,但是走马观花,行迹匆匆,难免淡化“学”,而突出了“游”。单纯的“游”,估计不少父母会心疼,寓“学”于“游”,皆大欢喜。
求职成本
2012年一位武汉大学生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求职账本,引来媒体对应届毕业生求职费用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在找工作过程中的求职成本高至万元,少至千元。“求职成本”应成大学必修课,最起码让学子们有了“成本意识”。数月忙奔波,苦苦觅职业,是一种“成本”,求学十数载,学费十数万,何尝不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意识,才会更珍惜成长。□高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