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文化新闻·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文化新闻·艺术
下一篇

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保利首演,吴琼尝试戏曲创新

《贵妇还乡》黄梅戏也先锋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吴琼以黄梅戏嫁接音乐剧的方式讲述西方经典。

  新京报讯 (记者天蓝)黄梅戏除了《女驸马》和《天仙配》这样的传统戏还能怎么演?日前演员吴琼在保利剧院以一出混搭版的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对黄梅戏进行了一次“先锋”尝试。故事来自西方经典,以黄梅戏与音乐剧相嫁接,再加上后现代感的舞台,传统戏曲与当代艺术碰撞出的这个“另类”作品备受争议,是哗众取宠还是接地气,日前褒贬不一。

  争议一 时髦台词

  从首演看,全剧保留了瑞士剧作家迪仑马特原著关于金钱与复仇的故事精髓。不过从改编看,该剧避免了原作中晦涩深奥的语言,融入了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对白,如市民在祈求捐款时说“我们只买得起地沟油了”。

  一些观众认为这样的改编很“接地气”。也有一些观众认为,时髦的台词削弱了原著沉重的现实感。北京剧协副主席李龙吟认为,把流行语言放入名著有弄巧成拙之感,尤其是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内心挖掘,都被淡化。

  争议二 混搭音乐

  全剧既有《夫妻双双把家还》、《红灯记》等黄梅名段、也有《哈利路亚》《欢乐颂》等西方经典,还有《最炫民族风》、《忐忑》等流行歌曲。

  剧评家解玺璋用“别开生面”来形容吴琼此次的探索。他认为该剧的突破口选在了以音乐剧的形式来完成一次黄梅戏的涅槃。不过李龙吟认为,虽然黄梅音乐剧的思路可取,但一些讨好观众的流行歌曲也损害了原创唱段的价值。

  该剧还将于7月23日、24日继续在保利剧院演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