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文化新闻·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文化新闻·艺术
上一篇

青年导演解构名著,本报邀读者感受另类“雷雨”

《雷雨2.0》用镜头读曹禺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雷雨2.0》演出现场如同电影拍摄现场。刘莐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陈然)近日,青年导演王翀的《雷雨2.0》正在木马剧场演出,连日来该剧引发了诸多讨论。《雷雨2.0》以“中国话剧第一戏”《雷雨》为蓝本,对文本进行了颠覆性的处理,影像成为这部戏的第一主角。尽管所有人物和台词都来自原剧,但它的最终呈现却与以往所有《雷雨》演出都截然不同。7月18日,本报特邀20名读者亲临现场,感受名剧《雷雨》的另一种读法。

  《雷雨2.0》将故事背景设在1990年,舞台上的“两室一厅”是一个高干子弟的家。故事从一场声色犬马、觥筹交错的派对开始,一男二女各自心怀鬼胎,他们是加了引号的“周萍”、“繁漪”和“四凤”,并不是真正的角色。《雷雨》原剧共四幕,另有序幕和尾声,以往大部分演出时长约在三个小时,改编后的《雷雨2.0》全剧长一个小时,共有十场戏,原剧本也精简为薄薄6页的分镜头脚本,导演将焦点瞄准了《雷雨》中的女性——繁漪和四凤。在将经典剧作敲碎、拼贴,将镜头在现场即时“剪辑”的双重“蒙太奇”作用下,《雷雨2.0》的确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真实感。

  新京报观剧招募 第116期

  王翀“新浪潮戏剧”《雷雨2.0》

  观剧时间:7月18日晚7:00 观剧名额:20人

  观剧地点:木马剧场 报名邮箱:xjbgj@163.com(推荐上“新京报文娱”新浪微博报名)

  请写下你对该剧的期待,留下真实姓名与手机联系方式,发邮件(不要粘贴附件)至报名邮箱,邮件标题务必为:剧名+姓名+手机号。我们会择优选取读者,提供演出门票一张。被选中的读者请在观剧后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并配合活动后本报的采访工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