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京报专栏
上一篇

舜帝与大禹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我们的祖先

  舜帝接了尧帝的班,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与刑罚,我们先民的社会形态也更像一个“国家”了。据说,舜帝的品行无可挑剔,因此他和之前的尧一样被尊为圣贤,而这个上古圣贤序列中的第三位,大禹,也凭借治水之功走上前台,并且通过又一次“禅让”,获得了最高权力,中国的王朝时代就要开始了。

  □潇水(历史作家)

  舜继位以后,比起上一届的尧帝确实刚猛,他命令皋陶制定刑罚。皋陶研究了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鲁迅语):脖子最细,皋陶就在这里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就发明了锯腿;臀部多肉,就发明了打屁股。总之他的发明都是高环保无污染的。皋陶的“五刑”使得舜的行政组织更接近一个完备有力的“政府”,而不再是空虚的精神领袖和名义盟主。

  舜的德行也并不逊色于尧。据说,舜在位时饮食节俭,吃饭的甑盆连油腥味都没有,因此下面的官吏也都很节俭。舜使用粗碗吃饭,端着瓦钵子喝汤,由于他带头不使用精美的器物,工匠们也不必追求制作精巧的器物。舜的法令简单易行,因而人们容易听从。舜要百姓做的事不多,百姓一般不会因为违反政令而被治罪。排除当年“舜逼尧”的可以理解的政治斗争不讲,舜的完美品德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楷模。

  舜还有一个美德,就是把治水无功并且跟自己武装对立的鲧杀掉,而任用了刻苦有志的鲧的儿子——大禹。这体现了一种阔大的心胸,于是大禹并无怨言。他从此开始治水。大禹治起水来,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他最后在汇报工作时候说:“我对我的儿子不像一个父亲。”于是舜赏赐了大禹一个黑色的玉圭作为对他治水成就的最高嘉奖。

  大禹在治水中无可争议的功劳,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他在人民和各部族领袖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说,当治水成为部族联盟体压倒一切的任务时,部族联盟的权力中心无形中就跟治水指挥部领导人重合起来。各部族首长的生杀去留、升迁进退,都与治水的业绩相关联,各部族财物资源的使用调动,也一切服务于治水,也就是服务于领导治水的大禹。大禹作为治水的总负责人,就全面拥有了这些权力和资源。于是从客观到人们的主观取向上,大禹都具备了升为“天子”的基本条件。

  于是,史料记载的第二次“禅让”就又发生了,舜把权力“禅让”给了禹。当然,这是后人出于美化舜而让舜很体面地“禅让”。

  《史记》同时又记载,舜最后凄凄惶惶地死在了他去巡狩的遥远的苍梧,这无疑又暗示舜的结局并不是很好。舜为什么要跑到湖南南部的苍梧,这到底是他去那里巡狩?还是大禹让他带着自己的部族迁徙到那里去了,给了他一块荒蛮的土地作为他消磨余年的封地?

  不管怎么样,大禹在治水之后开创了我国典籍记载中的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