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言论打击A股信心;两市跌停个股超过百家;沪指创下40个月收盘新低
| ||
| ||
昨日,A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其中沪指更是跌回2009年3月的水平,创下最近40个月收盘新低。沪深两市跌停个股超过百家。
上周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13个行业跌幅超过4%
昨日沪深两市再度出现大幅下挫,沪指跌1.74%收报2147.96点;深成指跌2.57%,收报9540.89点,其中沪指创下最近40个月收盘低点。上一次沪指收盘指数抵达这一水平还是2009年3月。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创业板指数也大跌4.74%。创业板当日交易的332只股票,有312只收盘报跌,其中38只个股跌停。
从行业来看,材料行业、食品、化纤等行业跌幅居前,13个行业跌幅超过4%,昨日市场中相对抗跌的是银行股,整体跌幅只有0.05%。
此前A股一度在2009年出现过大幅上涨,以沪指计算,2009年沪指一度上涨到3400点上方,2010年曾走出V形走势,但从2011年开始A股还没有出现过持续的反弹或上涨行情。
今年以来沪指一度上涨超过11%,但对于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忧虑致使A股随后持续走低。截至昨日,沪指今年以来下跌了2.3%。
宏观忧虑与业绩低潮同时来袭
分析认为,对于宏观经济下行的忧虑以及各公司进入中报披露敏感期,是造成投资者信心低迷的主要原因。
上周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温家宝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仍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见到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一讲话和此前二季度GDP数据创三年新低相结合,对A股投资者形成了打击。
国泰基金研究部人士说,前期出台的稳增长的政策效果在投资和出口方面有所显现,但主要是起到了托底的作用,不足以带动经济的全面复苏。市场对经济减速的担忧会延续,未来仍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尤其是信贷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此外,由于目前已经进入中报业绩披露敏感期,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也打击了市场信心。
昨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超过百家,均以中小市值个股为主,前期较为强势的中小个股在面对业绩下滑时,纷纷出现补跌行情。
A股市场目前的估值水平无论从市场看,还是从行业看,都处于历史底部。在宏观经济方面,2季度国内GDP增速为7.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显效,3季度估计GDP会重回8%以上。因此后市相对乐观。
其实除了关注2季度的GDP数据,还应该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6月份消费增速。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4%,相比1~5月份增速小幅反弹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投资率先反弹,2季度去库存的速度明显快于1季度。
市场调整较大,从直接原因来看,是因为二季度企业盈利预期大幅下调,估值出现重新调整。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我认为是源于正利率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投机股和垃圾股的估值下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中小市值的股票开始出现超额调整。
一般来说,同负利率时代相反,在正利率时代,投资者对资产的风险偏好会逐步降低,投机、尤其是负债投机会逐步受到打压。没有基本面支持的伪成长股、概念股会出现不断下跌。在这个投资风格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痛苦。但也只有当资金更专注于真正的好股票,才有可能迎来市场新的一轮上升周期。
■ 宏观大势
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文章称应坚定信心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 刘兰兰)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多项重要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分析认为,虽然政策加力会促使经济短周期见底,但难改长周期放缓趋势。
GDP增速破八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时隔3年,GDP增速再次跌破8%,此前GDP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回落,并创下十三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上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主要是由于国际形势继续恶化,外需不足矛盾比较突出;国内房地产等宏观调控措施,内需趋缓;经济结构转型期,潜在增长生产率下滑等。
多位分析人士也认为,我国经济下滑原因是政策主动调控和包括次贷危机在内的外部负面冲击双重影响。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增长、提内需的措施,而央行一个月内两次降息也显示货币政策正在放松。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政策的放松,各项经济指标会出现好转,下半年经济或将温和复苏,但多机构预测,今年全年GDP增速或将低于8%。分析称,虽然政策加力会促使经济短周期见底,但难改长周期放缓趋势。
“基本面没有变”
在二季度GDP破8等经济数据公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均发表评论文章称,应坚定信心。
人民日报昨日发表题为《中国稳增长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章称,中国经济减速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发达国家增长乏力,对中国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客观上也为后续的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迅速攀升创造了条件。
上述文章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增强信心,做好稳定经济增长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近日也发表评论称,虽然经济数据回落,但经济增速仍在预期目标之上,趋稳态势明显,基本面没有变。同时,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较大,经济出现企稳筑底,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要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调结构、抓改革的动力,解决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实现转型升级。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吴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