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9:健康周刊·医药问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9:健康周刊·医药问诊

“慢病防治健康行”在京启动,呼吁全社会参与

10城市建立慢病防治工作站(1)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慢病防治健康行”活动日前在京启动。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新京报讯 (记者林文龙)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和中国医药报刊协会共同主办的“慢病防治健康行”活动日前在京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出席启动仪式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慢性病防控。

  我国慢病致死比例持续上升

  慢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近20年来,中国慢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1991年的73.8%上升到当前的85%。我国用于慢病治疗的费用已经达到卫生支出的68%左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在讲话中说,慢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当前,慢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慢病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起主导作用,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有机国药企业金华寿仙谷药业董事长李明焱表示,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造成的环境污染,西方快生活方式的影响,现代人的体质已经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过剩”。因此,人们需要的是“清补”而不是“滋补”,即清除体内多余的毒素、垃圾、油腻等,同时均衡营养,提高免疫力。慢性病的防控与救治,关键是提高民众对慢病的客观认知,帮助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开展基层医生专业培训

  此次“慢病防治健康行”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以“珍惜健康、远离慢病”为主题,将组织医药专家,联合医药代表企业,用两年时间,在全国10个中心城市,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专业培训和面向大众的健康大讲堂,并建立慢病防治工作站;同时发动新闻媒体配合宣传和跟踪报道,形成慢病防控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慢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 健康调查

  八成网友自认有抑郁倾向

  新京报讯 (记者潘波)7月12日,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以下简称WPA)与搜狐健康频道进行的“你了解抑郁症吗?”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布,超过80%的网友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

  参与此次调查的网友年龄以26岁-45岁为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药理室主任司天梅指出,该年龄段亦是抑郁障碍的高发期。

  调查结果显示,大众对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认识远远低于精神症状,73.65%的人在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躯体症状时,不会联想到自己患了抑郁症。北京朝阳医院心理科顾秀玲表示,躯体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显著特征,应加以重视。

  同时,超过45%的网友表明患了抑郁症时“不会去看医生”,75.94%的人认为抑郁症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就可以缓解,不需要通过药物及医师的治疗。司天梅表示,这说明国内抑郁障碍的普及力度和诊疗水平亟待提升。抑郁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发展成为较难治性抑郁,严重者还会出现残疾、自杀现象。

  (下转D10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