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书评周刊·书香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6:书评周刊·书香榜

一本书的“新”与“旧”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榜说】

  一部纪录片,热播度、影响力超过了热播剧,这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它的附带效应,是线下众多媒体、图书纷纷跟进谈论“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的精良,是其成功的技术保障,更重要的是,它确实抓住了“问题”。没有哪个问题,更比“饮食难”让中国城市居民忧心忡忡。“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话题,毫无疑问将与中国的饮食问题延续下去。现在它在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上,并不奇怪。

  还有一些书,总是要上排行榜的,比如《我是马政委》。我在书店相当显眼的位置看见这本书,一晃眼,以为是一本外国人写的“官场小说”。紧接着看作者,“斯蒂芬·马布里”,又以为是“斯蒂芬·金”的“洋兄弟”。恍惚之后,才反应过来,这原来是马布里的传记。不管怎么说,我多少是十五年以上NBA的球迷,看着马布里“长大变老”的,这个“土标题”和侧脸封面,着实把我坑了。马布里自传上榜的理由,恐怕都可以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地球人都知道,不解释”。

  虽然《舌尖上的中国》与《我是马政委》是新近上榜的热门图书中的亮点,但总体来看,排行榜是显得很乏力的。乏力,是因为几个季度都不换的老面孔实在太多,比如《百年孤独》、《不一样的卡梅拉》、《植物大战僵尸》、《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等等,还有一个经年不换、匹敌喜羊羊的系列——《笑猫日记》。非但总榜如此,分类榜也大抵如此。

  每年数十万出版品种,能进入排行榜总榜的,以年为统计单位,大概都不会超过两百种。可以想见,大多数图书都成了过眼云烟,无人问津。

  相对来说,还是小众读者居多的学术榜刷新的速度较快,《正义的理念》、《价值的理由》、《大数据》、《沉疴遍地》都是较新的图书,还有几本如《德国的浩劫》、《读史阅世六十年》也是重新制版的图书。学术榜,看起来总有些排行榜异类的样子,它难以反映更大层面的读者到底在读什么,以致有“不足为训”之感。不过,就是在这个对比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术榜自有其价值。尽管它小众,却刷新速度快,也就是说,反倒在阅读面不大的图书中,读者的阅读口味更显挑剔,不断地买新书。

  这或许能部分说明,这些较为小众读物的读者,是比较关注新书,而大众类的图书,它能不能上榜,起决定性的因素中,话题性、公共性才是最重要的。反过来说,读者可能不太关心这书到底是不是今年出版的,更倾向于要从中寻找与他相关的话题。——有谁知道非小说榜上那本《傅雷家书》出版多少年、再版多少次、印了多少本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是个懵懂少年,镇图书馆的老馆员从众多的武侠小说中,把它挑出来,告诉我,这是本严肃的好书。谆谆教诲,至今记得。我读完了,又忘光了。我的疑惑是,今天,《傅雷家书》依旧在被热读,到底是被看成学者家书,还是素质教育的教子读物?□文木

  (新京报书香榜由新京报书评周刊与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联合制作,每周书香榜将在次周二20:28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同步播出。)

  新京报书香榜数据由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北发图书网等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