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评论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评论周刊
上一篇

面对“城涝”,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

2012年07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观察

  比加强“硬件之硬”更重要的是尽快让“软件”硬起来,在现有“硬件”较“软”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城市管理的责任心、专业能力和管理效率,堵塞人为漏洞,避免“人祸”的发生,用“软件之硬”部分弥补“硬件之软”所带来的遗憾。

  近日北京、河北、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海南等省市相继出现或即将出现特大暴雨、台风、洪涝等水患侵袭,“内涝”问题成为聚焦度最高、民众意见最大的热门话题。

  内涝问题古今中外均有,正如许多网友所“晒”,不论清代、民国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老照片,还是美国、法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市政设施完备的城市,在不期而遇的突发性水患猝然侵袭下,也都会不同程度出现内涝。既如此,城市内涝,何以引发如此高的关注度和如此强烈的民意反弹?

  首先,必须承认,当代中国都市在排水系统方面“硬件太软”。

  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国家标准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根据规定,城市雨水规划重现期,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宜采用3-5年,其他地区宜采用1-3年,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可“酌情增减”。

  不难看出,上述标准原本偏低(按照最高标准也只能抵御5年一遇雨水,也即通常最多5年就会被淹一次),且采用了“软性”而非硬性语言界定,现实中许多城市为降低成本或缩短工期,又利用“酌情增减”的“缺口”向低标准看齐,造成一些城市市区道路、桥梁重现期低于一年,有些甚至只有半年。每隔一年半载就“看一次海景”,民众抱怨,社会不满,可想而知。

  城市变了,社会节奏变了,应付内涝的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城市扩张和基建速度如此之快,而“地下建设”的速度却与之有相当落差,同样是内涝,30年前和今时今日,给都市人所带来的不便不可同日而语,社会和民众的反应自也迥然不同。

  还必须指出的是,“硬件太软”的客观现实,本要求市政管理者用“软件”的“硬”去弥补,而偏偏在这方面,许多城市做得有很多缺失。

  许多城市排水系统原本就“不硬”,且往往污水、雨水并流;在城市建设中,许多自然河道消失或被“渠化”,旷地被“硬化”,这原本就降低了城市应对内涝的“容量”;都市圈的扩张和交通压力的增长,造成一个个下凹式立交口的出现;一房难求让“地下室一族”成了人数庞大而又被挤在都市边缘的群体;纷纷崛起的高楼大厦,也让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中村,和仍远离都市生活的远郊区,成了市政“灯下黑”的重点死角。

  诚如许多专业、非专业人士所指出的,有些“软手段”并非很难实施,也无需投入很大。如在重点低洼处配备更强力的水泵,在下凹立交桥标注限行水位警戒线,在平时加强对应急灾害处置知识的普及,在极端天气来临前通过更可靠的渠道,将预警信息更及时、更准确地传递到尽可能多的受众手中,在某些地段的内涝达到危险程度时予以公示,并告诫公众避免出门,或避开某些危险地带,内涝和其他灾害发生后,尽快协调、调动社会资源,为排涝、抢险、救援、受灾群众疏散和避险安置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灾害发生后迅速、准确地提供灾情、遇难人数等信息以避免谣言、安定人心,及时组织救济、赔偿、交通疏通等善后工作,这些“软件”如果能“硬”,内涝影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人、财、物损失会大为减少,社会、公众的怨气也会平复很多。

  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在高速运转,此时加强“硬件之硬”虽嫌稍晚,但越拖延代价只会越大,在新建、改建街区下大力气构建更高标准的排水管网,在老街区努力升级、改造不合需要的老管网,更重要的,修改不合时宜的现行“国标”,从制度上确保城市抵御水患的能力。

  比加强“硬件之硬”更重要、更方便实施、也更能收立竿见影之效的,是尽快让“软件”硬起来,在现有“硬件”较“软”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城市管理的责任心、专业能力和管理效率,堵塞人为漏洞,避免“人祸”的发生,加强市政管理、工作人员应对水患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民众中普及必要的应急、避险和自救知识,从而用“软件之硬”部分弥补“硬件之软”所带来的遗憾。

  □陶短房(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