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区6至9人,目前社区救援队队员由社区干部、物业人员、社区居民组成
新京报讯 (记者汤旸)25日晚,尽管预报的大雨“爽约”,不过在西城区广外街道,东城区民安社区、鼓楼苑社区,3支社区救援队都处在待命状态,一旦下雨将出动对辖区进行巡查。而这样的社区救援队今后将在北京市每个社区普及。
昨日,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介绍,至“十二五”末,全市2700多个社区都将组建一支6-9人、符合国际轻型救援队标准的社区救援队,以应对社区内的突发灾害。
全市2700余社区将全建救援队
25日晚,因预报有大雨,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救援队兵分两路,分别来到易积水的广渠门桥和玉泉营桥附近驻守。
与此同时,该基金会组织的3支社区救援队也分别在所在的西城区广外街道、东城区民安社区、鼓楼苑社区集结待命。
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作为防灾减灾社会组织,去年起开始重点打造“北京市社区防灾减灾救援体系建设项目”,其中一项内容即为建设国际轻型救援队标准的社区救援队,作为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补充和支持。
“今年的目标是在200个社区建设救援队,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一。”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末,全市2700多个社区将分别建设一支社区救援队。明年的目标是600个社区,2014年、2015年的目标分别约1000个社区。
救援队配备救援车、急救包
一支社区救援队有多少人?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根据社区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的不同,救援队一般为6至9人。目前,社区救援队队员由社区干部、物业人员、社区居民组成。救援队配备救援车、急救包、大型紧急救援箱、医疗急救物资以及救援队员个人携带的物资和器材等。
该负责人介绍,救援存在黄金5分钟,当社区及周边发生一些轻型灾害,如车祸、火灾、煤气泄漏、治安事件等,社区救援队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灾情及时上报,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置,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以解决救援空白带。
等到110、119、120等专业救援队伍赶到后,社区救援队会将现场情况汇报,并转为专业队伍的补充力量从旁协助配合。
■ 追访
队员需经4天3夜封闭培训
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成为社区救援队队员前,都得经过一个4天3夜的封闭式培训,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其中实践课内容占80%。
实践课又分为两大类,以疏散、转运伤员为主的救援课程,以及止血、包扎、固定等医疗课程。
“培训的第3夜有一场整宿的野外露营演练。”该负责人称,演练会模拟地震、车祸、废墟等不同灾难的现场,这也是对培训者的最终考核。
除了4天3夜的前期培训,社区救援队队员今后还将定期回到培训基地进行复训,“每年1到2次。”该负责人表示,复训的目的主要是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对培训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包括一些新型专业器具的使用等。
“欢迎居民主动参与进来。”该负责人表示,参与居民需保证按时参加集中培训,以及在发生灾害后能及时执行救援任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