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山人海》:英雄倔强,细节缺席

2012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赵斌

  【电影笔记】

  电影《人山人海》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件,从贵州六盘水的一起谋杀案开始,到五兄弟骑着摩托车千里追凶将其绳之以法。

  很难不说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如果把这则故事放到好莱坞制片人的桌子上,且不说会贴上公路片的标签,这种倔强的“复仇”姿态也像极了一部商业电影的核心动机。我没有统计过有多少人是怀着这样的期待观看这部影片的,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惊讶或奇怪导演的处理方式。电影用不厌其烦的长镜头,弱化了戏剧冲突的剧情,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复仇”动机带出导演对中国当下的理解。如此看来,这已经不是一部商业片了,好像真的是一部奔着拿奖去的独立电影。尽管电影真的在威尼斯电影节出尽风头,可仍旧难掩电影创作上的缺憾。

  从影片的线索来看,导演蔡尚君把五兄弟变成陈建斌一人,保留了为弟弟报仇,追缉凶手的动机。这条线看似明确,却暗藏伏笔。陈建斌的凛冽、阴冷和黑暗的气质,是导演给出的对农民工复仇的定义。在他看来,这是底层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我们姑且把陈建斌身上表现出来的杀手气质褪去,单纯看这个故事,一切好像都比较自如,没有大的起承转合,从角色身上带出的社会形态逐渐让观众忘却了故事本身。几处追求极致的长镜头也弱化了暴力场面。怀着商业片心理的观众或许在昏昏欲睡,另一部分则稍微看出了点端倪,只是故事发展到了最后,一个充满暴力还有些自私的主角,会为了反抗黑矿的残酷而引爆炸弹。一个针对个体的复仇故事,最终竟然变成一个对群体制度的反击。角色的“进步”过于迅速,依靠的只是一些有意为之的情节,来塑造矿场这个人间炼狱的残酷,然后人为地将故事的隐喻烘托出来。铁老大的心理转变并没有说服得了观众,也许这是一个观众最想看到的结局,但过程却有些不合理。

  表面上看,这是一些编剧上的失误。可实际上,影片的开始就决定了结尾的失败。

  影片开端,导演通过影像给出了一个观点,零度介入。他严格遵守这一点,拒绝戏剧化的书写,动机可贵,却失败于浅薄的理解。细节上的缺失影响了电影的真实,演员也只是在化妆师的帮助下接近了一点社会人物的质感。破砖烂瓦下的众生百态,吸毒、强奸、矿场规则,它们直接、粗糙、赤裸,甚至有时候会给观众带来伤害,可这并不妨碍它们的真实可信。我们并不反对电影带来的虚化的英雄主义情怀,但英雄决不是一个结尾就可以炼成的,这些人需要命运,而不是一场戏的表现和一场戏的结局。

  影片与《盲井》最大的相似,也是设置了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独立的下层环境的悲凉与冷漠,同样也是挽救孩子的生命,同样也是孩子不知所以的表情。这是两部电影最典型的手法,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角的反差,提升了故事的主题,也有一种极其残忍的开阔。但两部影片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李杨的成功在于对细节的拿捏,人物命运的展示与传递,《人山人海》则更强调整体的冷静、客观,甚至于说导演刻意要达到某种冷漠的程度,但并没有传递出来准确的故事和真实的情感。我们需要意义明确的电影,同样也需要一个可以说得通的故事。

  □王沐(北京 编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