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画家李延声是位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深怀敬意的画家。近些年来,他走遍大江南北,遍访田野山川,寻访了108位民间非遗传承人,他们中间有民间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说书人、雕工塑手等等,都是深怀绝艺、朴实智慧的民间艺术活化石。李延声用自己的画笔为他们留下一幅幅传神的速写与素描,为这些乡野天才们立像树传,同时也为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留下宝贵的记录与传承。
1 中山醉龙传承人黄焯根 黄焯根已是80多岁的老人,十多岁就开始跟长辈练得一身好舞艺。中山醉龙至原是水上人家祈福驱邪的一种民间形式。舞醉龙时,锣鼓喧天,节拍激越,舞者举着木龙,故作醉态,步态踉跄,恣意欢跳。
2 古琴艺术(岭南派)传承人谢导秀 70余岁的谢导秀出生在广东梅县,自幼受客家文化影响,喜爱客家山歌与音响乐器,后师从岭南古琴一代名师杨新伦。2005年,由他执教的中山大学哲学系古琴班开课,岭南古琴首次进入普通高校。
3 景德镇利坯手艺人陈圣发 80来岁的陈圣发老人10岁起跟着师傅学圆器利坯技艺,大半生的手工生涯,使他修炼得一手好手艺和一生好脾气。他说利坯时往往得屏住呼吸,先用手指轻弹坯体,细心听起响声判断厚薄是否均匀、里外一致,然后用利坯刀利坯。
4 格萨尔传承人阿尼 藏族史诗《格萨尔》有100多万诗行、2000万文字,其千年流传全靠民间艺人的传唱。阿尼出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自幼聪明好学,记忆力极强,15岁开始学唱格萨尔史诗,至今已阅读77部史诗唱本,能用80种曲调演唱《格萨尔王》。
5 羌族刺绣传承人汪国芳 爱美的羌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擅长刺绣。70多岁的羌绣国家级传承人汪国芳眼不花、手不抖,心灵手巧不减当年。她刺绣不用图稿,各种花样都熟记心间,信手就绣出来。
6 泥塑(浚县泥咕咕)传承人王学锋 浚县泥咕咕,是河南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原来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中间空心,尾部有两个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王学锋家祖祖辈辈靠捏泥咕咕糊口,他与父亲的作品曾在多国展出,被许多博物馆收藏。
7 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兴武 用楮树皮制作的皮纸是传统造纸的一个重要品种。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仍保留着传统皮纸制作的古老技艺,尤以丹寨县石桥苗族的制作最为出色。石桥造纸流程,与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苗族汉子王兴武出生在造纸世家,现在是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