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人才周刊·家庭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0:人才周刊·家庭教育

暑期“拼养”,接触不同的育儿理念(1)

2012年08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师春雷

  暑期中,没处可去的孩子是家长面临的大难题,有些家长开始尝试“拼养”。“拼养”,一般是指几个家庭的父母们周末轮流照看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多个孩子的一种互助方式,目的是既给孩子找到玩伴、让孩子适应与同龄人的集体生活,又给家长腾出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但专家也提醒说,拼养并非像拼车、拼游那么简单,除非注意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还得注意“拼”的方式和方法,“拼而有教”,让孩子和家长都能从中获益。

  从2010年暑假开始,全职妈妈“笑笑懒妈”就开始了她的“拼养”实践,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让孩子脱离电视,与同龄孩子交往,而幼儿园当年开始没有暑期班了。”在《拼出个全能宝贝》一书中,“笑笑懒妈”讲述了自己和几个朋友的“拼养”经历,并将“拼养”给孩子带来的有利影响归纳为人格培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责任担当、体格锻炼等方面。

  在“笑笑懒妈”看来,“拼养最大的魅力之一是家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育儿理念。对孩子来说,最大的益处是‘交际’。对父母而言,则是解决了‘育儿焦虑症’”。

  拼养对家长与孩子均有益

  对此,育儿专家也持同样观点。《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恽梅说,“拼养是一种父母主动为孩子创设的天然交往的小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小孩子在模仿大孩子中学习,大孩子在带小孩子中学会关爱,孩子们会懂得游戏要有规则才能继续,别人家与我们家的规矩不同……这些都会提高他们在认知、交往、情绪控制方面的能力,同时,有助于他们学会爱、学会宽容。”

  红黄蓝教育机构父母课程项目总监、中国首批亲子咨询师王晶也认为,“拼养”可以促进孩子的适应性和提高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能够提高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适应环境的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理能力等。”在王晶看来,不管是同龄孩子还是混龄孩子拼养,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都有好处。对同龄孩子而言,有来自同伴的力量,“孩子喜欢模仿,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起听从成人指令,孩子更乐意接受和伙伴传递的信息”。而混龄的好处则在于,共同照看有一定年龄差距的孩子,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也能相互学习,获益良多。小孩子能从大孩子那里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而大孩子在带领和照顾小孩子的过程中,也能提高组织和协调能力、增强自信。频繁的语言互动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融入群体,所有人都不能恣意妄为,需要自我控制,照顾他人,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拼养家长需提前做好约定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认为操作有难度,“能在一起拼养的家长,时间、财力、住所、性格等都要差不多。这样的拼养人群不太容易找”;也有网友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一个家长带几个孩子,万一发生意外,家长会心疼,严重的有可能会影响到家长间的感情”,“年轻父母在‘拼养’时,会不会出现对自家孩子偏心的情况?如果孩子发生了意外,又怎么处理?”对此,专家也提醒有“拼养想法”的家长注意可能的风险和隐患,如有可能,建议事先签订协议,对费用、责任承担等问题提前做好约定。

  ■ 热点问答

  新京报:从孩子身心发展而言,“拼养”适合哪一年龄段的孩子?

  恽梅:只能说不同年龄阶段“拼“的方式与侧重点不同。1岁前,“养”的成分更多,“拼晒太阳”、“拼辅食”等,2岁后,玩和共同教育的成分更多,比如“拼睡觉”“拼宠物”“拼玩具”“拼看书”“拼出游”“拼照相”。

  王晶:更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2岁以下的宝宝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很好表述需求。不同的家庭养育习惯不同,饮食、睡眠的方式和时间表差异较大,照看人不了解孩子的习惯性格,这会给看护工作增加难度,也很难稳定孩子情绪。

  新京报:对上幼儿园的宝宝,拼养与幼儿园的混养相比,又有哪些优劣势?

  笑笑懒妈:幼儿园无法解决的是孩子的心理、情绪问题。一个班级二三十个孩子,老师无法周到、细致地观察、处理孩子间发生的小纠纷。在普通幼儿园,同龄孩子间的能力、知识、身高体重也有差异,但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发展比较落后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落后,从而产生自卑感;而有些身高马大的孩子容易欺负其他小朋友。而在混龄拼养中,这两类孩子都能找到需求。

  拼养也不同于亲子活动。孩子们有绝对自由,自己商量玩什么,分派任务,在玩的过程中就会有争论与妥协,退让与包容、分享,长时间相处产生了深厚、亲密的感情。这都是亲子活动达不到的。另一方面,拼养经常是在家中进行,在有限的空间里,几个孩子之间必有交集,而户外活动,活动范围广,如果两个孩子间有了矛盾,马上可以寻找其他替代物,这样矛盾与冲突就减弱了。交集才是拼养的核心。

  新京报:在“拼养”家庭、孩子群体的选择,以及“拼养”时间等方面,有何建议?

  王晶:频繁更换家庭“拼养”会让孩子适应困难。建议家长“拼养”别超过8小时,晚上要把孩子接回家。

  “拼养”家庭,孩子的年龄差异不应过大,如果相差5岁以上,彼此就很难有共同兴趣。太小的孩子人数不宜过多,3岁左右的孩子最多2~3人;4~6岁的孩子不宜超过5人。最好有两个人共同照看。

  在把孩子送去“拼养”前,要给孩子适应新环境、新朋友、新家庭的时间。不要让孩子感觉被父母丢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

  恽梅:第一,拼养只能作为育儿调剂,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第二,年龄选择上,不必刻意追求一个年龄段。第三,拼养时,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与引导。第四,选择价值观、教育理念、消费观等相对一致的家庭。

  (下转D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