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人才周刊·家庭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1:人才周刊·家庭教育

暑期“拼养”,接触不同的育儿理念(2)

2012年08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接D10版)

  新京报:在“拼养”过程中,如果出现孩子之间冲突、家长之间教育观念不一致等问题,该如何处理?

  王晶:我比较提倡的方法是:当孩子出现冲突时,看护者不要立刻插手,应该先给孩子们尝试自己解决的机会。当冲突升级,可能危害到孩子安全时,家长才需要干预和指导。干预的方法也不是简单的充当法官或和事佬,而是引导孩子们相互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受,认识到还有比暴力更好的解决方法。学会等待和分享,学习规则和秩序。

  (指导专家:王晶,红黄蓝教育机构父母课程项目总监,中国首批亲子咨询师,国际NLP专业执行师;恽梅,《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笑笑懒妈,《拼出个全能小宝贝》作者)

  ■ 提醒

  “拼养”的隐患与风险

  ●王晶,红黄蓝教育机构父母课程项目总监、中国首批亲子咨询师、国际NLP专业执行师

  拼养是不受法律保护、没有合同约定的看护关系,缺少约束和保障。如果决定拼养,双方家庭要注意以下问题:

  (1)照看的家庭:首先要注意杜绝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比如尖锐的刀具和边角、触手可得的有毒害清洁药剂、暴露在外的电源插头、没有安装防护栏的窗户、湿滑的瓷砖地面等。其次,要意识到孩子们聚在一起易亢奋,追跑打闹,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最后,炎热的暑期在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范。

  (2)委托的家庭:首先,要充分了解对方家庭基本情况,比如,家庭成员的构成、身体健康状况、教育理念、道德品质、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其次,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比如,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敢于表达需要;勇于大声说“不”;不脱离集体;不要对父母保守任何秘密等。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坚决杜绝诱拐儿童、性侵害案件的发生。

  尽可能对拼养费用进行约定

  ●尹富强,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中国律师精英网特邀顾问律师

  在拼养中首选熟悉的人,若尚未达到知根知底的程度,尽量避免。拼养过程中,监管孩子一方则具有临时监护人的职责,若在此过程中出现意外,临时监护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事先签订相关协议,协议中建议约定的内容主要为费用承担、孩子自身安全责任承担、以及孩子在此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责任承担等问题。另外,尽可能对拼养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费用、以及彼此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

  ■ 心灵之窗

  把挫折变成成长的阶梯

  读者来信:

  邻居大刘的宝贝女儿彩倩今年上五年级,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班长,事事要强,学习和工作能力都很强,深受老师和同学们好评。就在两天前,老师打来电话说班里有六名同学取得了作文比赛的复赛资格,但彩倩没有取得名次。这下,一向顺风顺水的彩倩受不了了,认为要是班里一个同学也没选上,那还说得过去,问题是自己没选上,班里却足足有6名同学选上了,于是,彩倩嚎啕大哭,撕烂了书本,走进小屋不吃不喝昏睡至今。把爸爸妈妈吓得够呛,可又不敢多说什么,生怕女儿做出更极端的事情来。

  (薛俊美,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

  专家解答:

  彩倩无疑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当彩倩和家长为别人入选而自己落选愤愤不平的时候,是否潜台词是“应该选我,我是最优秀的”?

  首先:学习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吗?我想起2007年和美国中学生做过一个“希望之桥”的项目,孩子们成立了项目组,用募集来的钱为中国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购书订报。后来项目主席美裔华人女孩儿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而另一个获全美数学竞赛第三名的北京孩子却同时被四所好大学拒了,因为他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的记录。

  其次:三人行必有我师,当彩倩被赞美和肯定包围的时候,她是否还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学习?让孩子学会拥有一双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眼睛,他就会跟快乐相伴!

  最后:作为父母,当孩子在经历挫折时,不要一味指责孩子,也不要和孩子一起愤世嫉俗。家长先要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再客观理性地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角度帮孩子分析事情的因果利弊,引导孩子多角度分析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中逐渐长大!

  ——知心姐姐教育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赵曼云

  D10-D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实习生 杨婷玉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