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黄集伟专栏(7月30日-8月5日)

2012年08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晚安是我说过最多的谎话】

  语出饭友黄薄码,仅此一句。在这单句里,“安”“谎”二字最具想象充填、经验投射空间……当太多不安如模糊不清的星云般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若无若有,“晚安”二字不过一个习惯,一个默认程序。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来自网友绿珀上周推荐,语出网友Happy张江微博。新近中国青年报记者报道参赛奥运的高龄女子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故事,Happy张江用“你未痊愈我不敢老”8字概括故事内核,满含敬重、敬佩之意,正能量,且简约明确。

  【所有段子都不是野生的,都有爹妈】

  来自剧作家鹦鹉史航上周二推荐,语出作家赖宝。“赖宝教导我们,所有段子都不是野生的,都有爹妈,不能看着这孩子可爱就抱走,然后假装是自己生的。”

  【强积金】

  来自《南方周末》新近报道,原题“香港:当代人只养当代人”。文章介绍说:“末代港督曾经提出过一项类似于大陆养老保险的‘老人金’计划,但香港78位学者联名登广告反对。‘强积金’ 模式中,钱在个人账户里,每个人的钱一清二楚。工作时存多少,退休时拿多少,每一代人都只管自己。”文章认为,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养老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不停地探索。香港,作为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直是积极的探索者”。

  【会出现问题但有能力解决】

  语出学者钱钢微博:“飓风后四日,香港雨未止,今天更是豪雨雷电,白昼如夜,路上巴士打开了大灯,天文台刚刚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但我安心放心:我信任这座城市,信任它如一部自动运作的巨大机器,它有准备,会出现问题,但有能力解决!”

  【在沙发前的我们依然清白无辜】

  语出作家和菜头新博文,原题“再见恶棍”。在这篇观剧心得中,和老师的言谈虽多涉及大传规律乃至接受美学范畴内容,可却要言不烦,通俗简明:“在豪斯身上,这种真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恶棍是豪斯做了,在沙发前的我们依然清白无辜……倘若我们人格健全,精神丰盈,又哪里会有恶棍们表演的舞台呢?”

  【尼伯特之问】

  来自nocop微博推荐:“北京暴雨广渠门遗孀邱燕参加电视节目录制一事引发了讨论,有人质疑媒体消费苦难。这其实是传媒伦理上的一个老话题‘尼伯特之问’。”“尼伯特之问”涉及媒体生态、媒体伦理、舆论环境等复杂论题,曾在汶川地震后被多位学者提及,难有定论。

  【我能说的几乎都无价值】

  语出著名主持人孟非微博:“时至今日,微博于我是这样一种东西:我想说的几乎都不能说,我能说的几乎都无价值,我不说又觉得既有愧于人也有愧于心”……这则微博在很短时间内转发数以万计,忽略“名人效应”因素,或许也因为大家感同身受。

  【杨三十二郎】

  来自网友糗事大百科上周推荐,所谓“杨三十二郎”指歌手杨坤,在担任《中国好声音》选秀评委时,杨坤不断重复“我今年有32场演唱会”细节,以此表示自己希望被选歌手加入自己团队的愿望,成为节目乃至网络笑谈。从语文修辞角度看,杨评委无意间选用的修辞性重复,与其说是在提示强调,不如说是在增加喜感……妙的是,这个貌似无心插柳的修辞法用最为俭省的方法使节目的语文部分姿态轻盈,喜感连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