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入主,中房品牌逐渐淡出;ST中房的壳资源是否将被出售,尚未有定论
| ||
8月2日,ST中房披露201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03.35万元,同比增加21.51%;营业利润亏损约951.44万元,同比增加31.98%。据悉,ST中房可销售的存量房少,无新增可销售房屋,上半年的收入主要为出租房屋租金收入。
放在上市房企的队列中,这是一个很小的“兵”。然而,时间倒流30年,它却是风光无限的“将”。如今,在中房集团基础之上,一个崭新的中交地产逐渐崛起,成为地产央企整合的后起之秀。而中房的淡出,或许为房地产发展的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一度包揽全国20%的福利房
在1998年房改之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缓慢,以福利分房为主,中房集团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1981年,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中房集团前身)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它以建设福利房为使命而成立了,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999年1月,按照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的精神,中房集团公司与原上级主管部门建设部脱钩,成为中央管理的以房地产为主的国有骨干企业。
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房企,中房集团主要是在各地建设福利房。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整个中国只有1亿平米的开发总量时,中房的开发量就有1800万-2000万平米。据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介绍,“当时全国1/5的福利房都是中房集团盖的。”
资料显示,中房集团资产遍布全国200个大中城市,拥有340家下属企业,累计开发建筑面积超过3亿平米,年均开工、竣工面积分别为1300万平米和600万平米,年销售房屋8万套,截至2008年,资产规模已达1500亿元。
松散的“联邦”
然而,由于体制原因,中房集团内部摊子大,但管理起来却非常困难,可支配优质资产有限。
其背景是严格的计划经济开发模式,当时只有中房等少数国企具有房地产开发指标。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地方政府也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无名分,便“挂靠”在中房名下,中房集团每年仅能从这些下属公司的经营中收取少量的“管理费”;有的公司是中房控股的,却在使用别的公司商标开发项目。这也为中房资产不清、重组难以推进埋下了伏笔。
为了整合内部资源,2003年,中房集团通过收购长春长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9.78%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长春长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中房),中房集团因此成功借壳上市。
目前,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控股4家子公司:北京中房长远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房集团华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房恒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产营销有限公司。这也基本上是当时中房集团可支配的核心资产。
中房集团曾尝试通过旗下上市公司ST中房推动自身资产重组,但因ST中房缺乏资金支持和土地储备,自身业绩惨淡,再加上深陷数起诉讼导致大股东股权遭到轮候冻结,中房集团内部重组陷入停滞。
整合央企乏术
当内部企业体制改革还未理清之时,国资委的一纸文书,又将中房集团推至历史的前台。
2004年,国资委发布当年104号国资函,要求央企剥离非主业资产,由中房集团、保利集团、中国建筑等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整合其他央企的地产业务。
时任中房董事长的孟晓苏曾公开透露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经过第一批资源重组,组建一个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的房地产股份制集团公司,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所属中央企业共同参股;第二步,整合地方房地产资源,发展成为总资产在2000亿元左右的超级房企;第三步,引进战略合作者,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一个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房地产航母。
孟晓苏向记者表示,“我建议将央企的地产公司通过股权重组,各参股企业经济实体仍然存在,有效整合央企房地产资源实现集团‘多赢’。但该意见没有被采纳,而是采取直接无偿划拨的方式进行重组,但重组过程也是困难重重。”
谈起整合的困难,孟晓苏也曾表示,其手下单是厅局以上级别的就有20多人,管理起来着实不易。2005年1月,华能地产业务才划转过来,后改名为中住地产。当年4月,中房集团也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孟晓苏从董事长的职位退下来,转任理事长。理事长这一职位非常特殊,相当于一个松散联合体的秘书长,是一个虚职。
中交地产崛起
正当中房集团整合央企停滞不前时,2010年,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地产业务,仅保留16家央企从事房地产。中交建在这一轮博弈中胜出。2010年8月,国资委宣布,将以无偿行政划拨的方式把中房集团整体并入中交建集团。
2011年3月,中交建独资成立中交地产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地产),注册资本金50亿元。目前,中交地产注入了华通置业、中国城乡发展建设总公司、中国住房投资建设公司等原中房集团优质资产。
一位熟悉中交地产的人士告诉记者,中交地产的班子就是以原来中房集团为基础的,不过中房集团的人在里面没有决策权。
据悉,中房旗下共有ST中房和重庆实业两大上市公司。2007年,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中住地产借壳重庆实业(000736)成功上市,寄希望借此整合中房资产。但直到2010年底,重庆实业才扭亏为盈成功“脱帽”,目前仍是盈利状态,经营状况好于ST中房。两大上市公司相比,重庆实业业绩更好。有传闻称,未来重庆实业将成为中交地产上市平台,而ST中房的壳资源将被出售。对于这一传闻,中交建集团新闻发言人杜胜熙则表示,目前还未掌握这方面的资料。
虽然对于中房集团的整合并非能一蹴而就,但中交地产的野心也逐渐凸显。中交建集团董事长周纪昌曾透露,中交建将把房地产业务上升到集团战略性的地位,列为其主营业务之一,在5年内,地产业务的比重要达到10%以上。2010年,包括房地产业务在内的整个集团投资业务占中交建营收的比例只有5%。他还透露,未来将大量购地,在土地储备方面,中交地产有低价优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袁晓澜 张佳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