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3:书评周刊·关注

听刘小枫讲卢梭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普罗米修斯之罪》
刘小枫 著
作者力图探究《普罗米修斯之罪》塑造的普罗米修斯形象,并条分缕析了其罪名如何与人类社会的民主政制的起源紧密相连。
《竹简〈五行〉篇讲稿》
陈来 著
作者对竹简《五行》篇文本做了逐章乃至逐字逐句的疏解,对《五行》篇中的圣智说在子思思想中的意义和地位做了极富开拓性的探讨。
《〈史记·五帝本纪〉讲稿》
李学勤 著
本书作者从中国文明起源的角度,对《五帝本纪》进行深度讲解,并系统梳理了有关五帝时代及上古史研究的争论与探索。

  【人文通识教育课堂笔记】

  教学文本:卢梭

  教师:刘小枫

  思想背景:今年是卢梭诞辰300周年,他的思想曾经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发生过多次重要影响,不过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卢梭的思想已经显得有点遥远,也不再是需要认知细读的对象。

  教学方式:公开课,学生大约100人,对卢梭《论科学与文艺》一文进行文本细读,借此切入卢梭思想。晚上进行自由讨论。

  教学效果:课后不少学员表示了自己的疑惑:有人认为卢梭文章词藻堆砌,很难从中看出价值和意义;有人怀疑刘小枫解读卢梭,观点是卢梭本人的,还是他自己的。但不少学员还是表示从刘老师的点滴表达中有所收获。

  2012年,卢梭(1712-1778)诞辰300周年。2012年8月1日,北京大学,数百人聚于一室听刘小枫讲卢梭。

  尽管我们拥有卢梭以极度坦白而著称的《忏悔录》,无数传记,以及评释其政治思想之作的浩瀚论文,卢梭并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人,其作品更是如此。那么,仅用一天的时间讲卢梭,刘小枫会将一个怎样的“卢梭”带入课堂?或者说,在刘小枫的讲课之后,学员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卢梭?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充满兴趣。

  往期讲座结集出书

  读卢梭:歧异丛生的旅途

  美国学者约翰·麦克里兰甚至在其著作《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以戏谑之言,说明卢梭的特殊性:“他的性格里有很大的狂热成分,也像无数偏执狂,时时将老友化为敌人……有一点是确定的:与卢梭接触一久,没有人可能无伤而退。”

  至于卢梭的作品,多年来,相关研究文章,歧异迭出,直令人神昏眼迷。读那些重要的政治思想史作品,如柏克的《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泰纳的《当代法国的起源》,莫拉斯的《浪漫主义与革命》,柯班的《卢梭与近代国家》等,你得到的关于卢梭的印象,完全不同。

  有人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主义者,强调人可以用自己的理性来设计一种制度构建一个国家;有人认为卢梭是个狂妄至极的疯子,居然想以几个简单的原则,去涵盖复杂的社会生活;有人认为卢梭是现代国家之父,有了卢梭的思想,才有之后强调民主人权的现代国家,而有人则严厉批评卢梭是极权主义的源头,可怕地简化了世界也简化了人,使人被简单的几个理念绑架。

  总有什么东西是恒久不变的

  很难确定,卢梭生活的时代,与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究竟谁更有趣。

  坐地铁去北大,一路掠过很多人的形象,伛偻身子以凄恻哭音行乞的老年人;塞着耳塞用音乐将自己从喧闹中隔离出来的年轻人;闭着眼睛面无表情的中年人,脸上蔓延着平静的疲倦;相拥的恋人卿卿我我,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们无关;身形臃肿的女人抱着孩子轻轻摇晃,同时看着对面年轻朝气的女孩,眼神中略有落寞……三百年来,总有什么东西是恒久不变的,仍在这人群中,让我们与卢梭隔着时空仍能共享。

  暑假的北大校园,略显空幽,一夜风雨,路面上形成涓涓细流,不时载一片绿色落叶前行。我早了一个多小时到教室,却有更早的学员已把自己安顿在桌椅间,埋头臂弯静睡、看书、看手机、发呆等各有一二样本。最有趣的样本坐在第一排,是一位儒雅的中年人,他的课桌上,有一大杯豆浆,脚边一个塑料袋,装有毛巾、牙刷、洗面奶。

  儒雅的中年人慢慢喝着那一大杯豆浆,教室的空位置就随着豆浆的减少而减少。喝完豆浆,他拿着毛巾洗面奶出去洗了一把脸,回来用空杯子帮人占了座。教室最后一个空位在讲台上,刘小枫老师进门,掌声响起,所有空位都消失了。

  刘老师的开场白极为简略:“今年是卢梭诞辰30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去读他的作品。”这一天课程的学习对象,为卢梭的论文《论科学与文艺》,学员拿到的文本资料,由刘小枫自己重写翻译的版本。

  《论科学与文艺》是卢梭写的第一篇严肃的论文,在那之前,他是一位文艺青年,写过一些失败的谈论音乐的文章以及诗歌。此文面世后,卢梭迅速获得声名,一夜之间成为欧洲文化名人,毁誉兼有。

  卢梭少年时代生活在日内瓦,三十岁到法国巴黎,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在巴黎上流社会漂泊,支持其生活的是一位贵妇人,兼任其监护人、教师和情人。在后来的《忏悔录》中,卢梭把自己当时窘境,归咎于外部社会的溃败,珠光宝气的喧闹沙龙,实则冷漠无情。

  1749年,三十七岁的卢梭,去探望关于万塞纳监狱中的朋友狄德罗,在随身携带的报纸上看到第戎学院的征文启事,“复兴科学与艺术是否有助于纯化道德风尚”。后来卢梭描述自己读到这个题目的感觉,犹如一次宗教顿悟和信仰转换,犹如一道光亮给他指明了以后整个人生道路。他说:“我看到了另外一个宇宙,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由此看来,刘小枫选择这个文本加以研读,确实有深意,此文包孕了卢梭全部政治作品的思想萌芽。但是,这篇论文,也是公认的卢梭所有作品中最不成熟的,其中充满相互矛盾的表达,观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暧昧,再加上繁复的华丽表达,虚虚实实,难以捉摸。

  自由,仅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天性?

  与同桌学员讨论阅读此文之难,他最后以逆来顺受的淡定总结道:“反正卢梭是伟大的学者,伟大的学者的作品总是好的,不用管它成不成熟,难不难,矛不矛盾。”在课程进行半个小时之后,他趴在桌上睡着了,直至下课。下午的课,没见他踪影,也许是换了位置。

  刘小枫对《论科学与文艺》的研读,始于对卢梭修辞的分析,他认为卢梭在此文中有双重修辞,其言说对象,分成两类,一类是当时的启蒙知识分子,一类是普通民众,且对两者都有嘲讽之意,需要仔细辨别文章段落的言说对象,以及言外之意,尤其需要注意前后观点不一的地方,那正是卢梭偷换言说对象的时候。

  为演示这种辨析双重言说的阅读方式,刘小枫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细读共有61个段落的《论科学与文艺》中的前10个段落。他觉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不准备考虑学员对卢梭论文的理解程度。

  课程结束,学员们仍沉浸在卢梭那不可抵抗的言说魅力中:“幸福的奴隶哦,你们赖以炫耀自己的那种纤巧而又精致的趣味得归功于他们,还有温软性情以及城市化道德,这些使你们之间的社交既何其得心应手又何其熨帖,总之,你们才显得具有根本就没有的任何德行。”

  有学员说,卢梭的文章,看起来像词藻堆砌,若不是非要从中看出价值和意义来,浏览下去,基本一无所获,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模糊的字影。他很佩服刘老师的解读方式。但是,他也很怀疑,有些观点,究竟是刘老师自己的,还是卢梭的。比如,刘小枫在课中反复提及的关于自由天性的力量,认为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真正的自由,因为他们不受自己欲望的驱使,以精神愉悦为生,把身体的需要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大多数人,即便处在自由的社会,也是被自我欲望奴役的人。

  在我于整个课程结束之后的采访中,不同的学员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疑惑,有位复旦大学的博士说,刘小枫老师的这个观点极为危险,尤其是放在当下中国的文化环境中,推演开去,那就是我们正极力提倡的诸如民主、自由这些东西,都是虚空的,如果人天性能拥有自由的可能性极小,那么我们对现代政治文明就得重新打量。

  当然,并非所有学员都有如此深刻的思考。有些人仅从刘老师的点滴表达中就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比如有人觉得,这堂课让他明白了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有人觉得,理解人性始终是复杂的,对他之后的工作学习很有帮助;有人觉得静下来细细阅读,短时间远离尘嚣,也是一种享受。

  本版撰写/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