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文化新闻·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文化新闻·艺术
下一篇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舞台剧三度来京上演,改编自契诃夫三部短篇小说

《安魂曲》吟唱忧伤黑色童话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安魂曲》中,一辆马车、一棵枯树,一栋房屋都由演员扮演,充斥着一种荒凉感。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陈然)一对农村老夫妇的死亡,一位年轻母亲的悲伤,一位车夫的丧子之痛。曾两度来京演出的以色列卡梅尔剧院舞台剧《安魂曲》,昨晚开始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本轮演至8月15日。

  流淌出契诃夫式的深邃与诗意

  《安魂曲》改编自契诃夫的三部短篇小说《苦恼》《在峡谷中》和《露希尔的小提琴》。编剧、导演哈诺奇·列文的改编,让这部戏的台词也是“契诃夫式”的:在看似寻常的日常语言下,流淌着一种缓慢而深邃的诗意。比如在第一个故事中,一生不得志的老人分秒不停地计算着利润与损失,老妇人则像传送带一样将衣服、柴火、扫帚、水桶接过来、送出去,象征生活如陀螺般索然寡味的重复。直到妻子时日无多,老人才第一次认真打量起这位执手相伴半个世纪的女人:“我们在一起五十二年,漫长的岁月,怎么在所有这些时间里,我甚至一次都没想到过你,没注意过你”。

  八旬演员演出生命质感

  八十多岁的老演员约瑟夫·卡蒙,从《安魂曲》1999年首演开始就参与了演出,如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他在剧中饰演的“老人”,充满质朴无华的生命质感,更可贵的是,他的每一句台词都能准确清晰地传送到观众席的最后一排。

  在这个破败而简陋的舞台上,几乎没有布景可言。剧中,一辆马车、一棵枯树,一栋房屋都由演员扮演,时时刻刻都充斥着拙朴又荒凉的游戏感。音乐也是戏的一大亮点,现场乐队与歌者天籁般的声音吟诵出的诗篇成为全剧的点睛之笔。

  声音

  舞台应呈现人的精神世界

  我2006年在首都剧场看了《安魂曲》,它由契诃夫的三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但没有照搬小说,而是从小说出发,将故事融入编导哈诺奇·列文的戏剧语言里。这部戏很有创意,又不是单纯玩形式。三个故事透着人生的滋味,看完以后有种诗意的、微妙的、深远的悲凉。

  《安魂曲》与我们当下浮躁的戏剧环境、社会环境是完全对立的。我们很多戏是用强烈的戏剧手段来吸引人,作为创作者,这部戏给我的启示是舞台应该去呈现人的精神世界。

  ——剧作家万方

  将痛苦的感受外化出来

  2004年国话做了戏剧季“永远的契诃夫”请来了《安魂曲》。这部戏的舞台布景很简单,它带有荒诞感的表演,不拘泥于故事层面的造型处理,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苍凉的天空有人举着一只大雁飞过去,一群人在马车上浑浑噩噩的生活的状态,还有枯树落花,这都不是现实的呈现,而是将痛苦的感受外化出来的表达。

  《安魂曲》不靠舞台的豪华制作取胜,而是深刻挖掘和提炼了契诃夫原作的文学性,转化成为具有象征性的凝练简洁的舞台语言,简洁而又强烈。

  ——戏剧导演王晓鹰

  ■ 人物小传

  哈诺奇·列文(1943-1999)

  以色列国宝级剧作家、戏剧导演,同时他也是一位作家和诗人。列文的一生创作了63部戏剧作品,其中他自己亲自执导了22部。《安魂曲》是哈诺奇·列文生命最后时期的作品,由以色列卡梅尔剧院首演于1999年3月。同年8月,列文因癌症去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