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文娱新闻·关注(一)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3:文娱新闻·关注(一)

翻滚吧,青年艺术家

多个项目关注年轻创作者,学术认可、资本市场助推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陶娜
储云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供图
2012年8月14日,观众在首届CAFAM未来展中观看徐跋骋的装置作品《没有天空的城堡》。

  自7月以来,青年艺术成为艺术圈内一大关键词。此后,青年艺术的热潮一直弥漫至8月8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的“首届CAFAM未来展”。在这个展中,93位青年艺术家用近200件作品书写了一份“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且将一直持续至9月6日。

  当各类电视选秀节目早已瞄准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后,在全球化、资本市场化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也开始大规模地瞄准了青年艺术家。究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面目如何,他们的未来是真正得到挖掘还是提前透支了,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的局面,本报通过采访青年艺术家、策展人也给出了一份“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 两种样本

  建筑女生转行艺术

  【艺术家资料】

  姓名:陶娜

  出生:1980年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代表作:《走位》个展、《国色天香》专题展

  7月18日,“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汇报展“引爆!”亮相,就此引爆了今年夏季最大规模的青年艺术季,80后艺术家陶娜的作品《国色天香》等也参与了这个展览。

  艺术家陶娜2005年从央美建筑学院毕业。毕业创作一结束,她呆在家中寻找自己,并明确自己还是应该进入到艺术领域,而不是建筑领域,“建筑是需要具有实用功能的、需要各个专业合作的庞大作品,而我个人更喜欢创作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

  最初的展览机会是好朋友给的。2006年宋庄艺术节上好友柳淳风告诉陶娜,正好缺一个空间作品,希望她试一下。于是陶娜在宋庄定了几百棵玉米,将一楼展厅布置得满满的,让观众见证了玉米从青葱绿色到变黄再到成熟的过程。

  而今年夏季陶娜更是迎来其展览高峰期:“引爆”展后,她的《乖乖女——中国生活》又亮相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项目展,陶娜成为该展120位中韩青年艺术家中的一员。

  此后,8月8日,陶娜被提名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的“首届CAFAM未来展”。事实上,这一天分身乏术的她根本没有机会参加该展的开幕式。因为当天,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方案发布,陶娜作为参展的最年轻艺术家也出席了发布会。

  叛逆小子走向国外

  【艺术家资料】

  姓名:储云

  出生:1977年

  院校:四川美院肄业

  代表作:《星群》

  1977年出生的储云于1995年在四川美院读了两年后退学,这让他在后来的江湖解读中被视为叛逆之辈。不过储云却表示自己不是叛逆,“只是因为年轻人想法比较多,想尝试些新东西”。此后储云南下深圳,在生计和艺术之间奔波,他开始凭借材料简单却具有强大自身力量的艺术作品为艺术界熟知。

  在2002年的《出租屋之光》中,储云把一些剪成泪滴形状的彩色美工纸贴满了一个朋友狭小的居室。材料、花费都极为简单,却蕴含了储云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2006年,储云又创作出《星群》装置,在2007年挪威奥斯陆现代美术馆“中国发电站2”展上,给瑞典的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留下深刻印象。两年后,丹尼尔成为第53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储云的《星群》装置也出现在主题展中。

  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的《星群3号》,储云用电子设备上常见的指示灯排列在一个黑暗的空间中来呈现夜空的效果。而储云创作的冲动则是在深圳的生活感悟:在黑暗空间里有很多日常电器在工作,它们的指示灯在闪烁。

  这件作品无疑给国际知名画廊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留下了印象。此次筹办“未来展”,他便提名了储云。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储云并没提交作品。

  【崛起原因】

  资本的助推 学术上认可

  从去年开始,各种冠以“青年”主题的艺术项目逐渐增多。在机构、学院等的支持下,青年艺术家开始上演一场逆流上位的大戏。对于这种现象,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王春辰告诉记者,除了老一代艺术家被讨论得太多外,还因为中国节奏太快,速度发展太快,而年轻人有梦想、有冲劲,所以被大家关注。

  在艺术评论家方振宁的解释中则更多地是指向了市场的资本选择。方振宁指出,国内艺术市场与艺术学术还是有距离。在前两年推出的第一批艺术家中现在有些已经不行了,有些还留在那,“这就需要有新鲜力量补充进去”。比如艺术家贾蔼力便是今年春拍当代艺术市场上一个热门人物。在今年4月亮相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作品中,1979年出生的贾蔼力创作的巨幅作品《苍白的不只是你》估价高达280万至350万港元,并且在香港苏富比的图录中位于封二的显著位置。而在现场该幅作品也受到藏家追捧,以550万港元落槌。

  不过,在陶娜看来,不管青年艺术家的“繁盛”是否有资本介入,“但是有展览机会还是好的”。而在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教授赵力看来,各类艺术项目选中陶娜还是因为学术方面对她的认可,是看准了她近两年的创作新意及未来潜力。此外,国际艺坛上的知名策展人、国际大展也一直在关注中国青年艺术家,像储云便是其中一位。

  【追问】

  1 是被“透支”的未来?

  要被认识首先需要有机会

  青年艺术大展轮番上阵,让原本属于艺术淡季的今夏着实火了一把。但不少忧虑之声也随之发出。艺术评论家吴鸿便发文指出这是被“透支”的未来。

  对此,方振宁也表示,目前对青年艺术的关注是藏家、拍卖行同时在运行,有着明显的金融化操作模式。比如在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项目上,一晚上活动便卖出20多张作品,大都为演艺界人士购买,但许多艺术作品并没有经过学术论证。此外,大部分由策展人推选出来的青年艺术家展览背后都有利益集团的影子,“在中国,策展人代表了一部分利益集团,这样的展览必然缺少较好的独立性”。

  不过这种问题在青年艺术家陶娜那看来,都不是艺术家本人能决定的,不管是否包装青年艺术家,只要给人机会都是好的。因为毕竟只有通过展览才会有亮相的机会。此外,她认为每个青年艺术大展推出的都是多则100人,少则几十人,但最后能留下来的却只有几个,这本来就是一个海选。

  2 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长期扶持并建立独立氛围

  不管青年艺术的未来是否已被透支,不可否认的是,青年艺术需要扶持。但仅凭几次轰轰烈烈的青年艺术大展就能顺势将青年艺术家们推上国际艺坛吗?

  为避免青年艺术昙花一现,长期的扶持尤为重要。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的构想中便希望给青年艺术家提供固定的长期的展览机会。他希望将“CAFAM未来展”打造成双年展模式,从而在展览机制上保证青年艺术家长期得到关注。

  除了各项大展外,与青年艺术家对应的青年策展人也受到关注。近期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未来的美术馆:策展与机构”国际青年策展人工作坊北京精训项目便直接对准青年策展人,为其展开策展精训。与此同时,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也同期成立。该基金计划每年资助2位年轻策展人到海外研修2-3个月,协助6-8位青年策展人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项目空间策划展览。同时设立三年一度的中国优秀青年策展人大奖评选。

  此外,为营造青年艺术发展的良好生态,方振宁认为我们更需要一个“独立”的氛围:独立的策展人、独立的学术批评,从而使得青年艺术家能受到国际注意。

  C03-C04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孙纯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