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星期五周刊·逆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8:星期五周刊·逆流

迷影网效仿《视与听》邀请135位华人评委参与评选影史十佳影片和十佳导演

华人的迷影 自己的TOP10

2012年08月1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杀人回忆》
《精疲力尽》
《八部半》
《悲情城市》
《战舰波将金号》
《2001太空漫游》
《猜火车》
《东京物语》
《七武士》
《公民凯恩》
《大都会》
《偷自行车的人》

  英国电影月刊杂志《视与听》每隔十年一次的影史十佳评选,2012年度的结果刚刚出炉不久,由影迷网站“迷影网”(www.cinephilia.net)在华语文化圈进行一次相同的评选也将于下周公布结果。和《视与听》集结846位影评人和358位导演的广泛性和权威性相比,迷影网的这次评选偏向华语文化圈的电影品位、更具民间意义。此番评选由影迷业余组织,依靠人际关系邀请评委。新京报采访此次活动两位组织者大旗虎皮(李洋)和magasa,为读者还原这次评选的前前后后。

  发起 4月筹备,回应《视与听》

  李洋的目前的身份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以网名“大旗虎皮”建立中文电影百科网站。作为迷影人(英文cinephilia,对电影、电影评论、电影历史极度痴迷的一群人的形容)的他和朱旭斌、magasa等迷影人在互联网神交已久,他们在朱旭斌建立的迷影网交流对电影的感受。英国老牌电影杂志《视与听》每隔十年的十佳影片、十佳导演评选是全世界迷影人的指南,对于中国的迷影人有着很深的影响。《视与听》今年刚好要公布最新榜单,于是今年4月起在magasa的建议下,“迷影网”参与打分的影评人决定邀请华语学者、影评人、电影工作者,也选出影史十佳,以回应《视与听》杂志的评选。

  在magasa看来,《视与听》杂志代表的是一种西方的视角,“尽管他们力图呈现一种全球化的视角,特别是今年这次,已经很努力地这么做了,但在东亚这个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下,在华语电影圈、特别是中国大陆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电影文化的传播和吸收有着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运行轨迹和特征。我想知道我们的评选和西方人的操作结果有哪些异同,最终帮助我们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电影文化活动。”

  评委 共135人,未邀请导演

  根据统计,这次参加投票的一共有135人,来自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及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地区,他们都拥有华语文化背景。这些评委中,不仅有影评人,还有电影学者、电影节节目策划、电影杂志和图书编辑、电影文化工作者等。李洋介绍说,评委们有两个共同点:首先是共同的华语或中文背景,其次就是都参与电影研究、电影评价和电影文化的传播工作。当然由于评委性别、年龄、文化、地域背景都不同,各自交出来的结果也差异明显。

  和《视与听》不同,在评委方面,迷影网没有邀请导演,对此magasa解释:“原因最主要的是基于操作性,如果是邀请影评人和学者,我们的资源比较充足,控制起来也比较有把握。再邀请导演的话,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覆盖面和返回率,有的人或许联系不上,有的人或许会加倍地拖拖拉拉,最后肯定遗憾会比较多。以后如果条件更好了,或者有其他操作模式,从导演着手也未尝不可。”李洋说,除了未邀请导演,评委中也明确排除跟创作和产业方面有关的人士,这与《视与听》的做法是一致的。

  ■ 评审标准

  投票多少累加出十佳影片和十佳导演

  整个评选活动由李洋和magasa两人负责,为了合理分配精力,他们也找到十几个朋友来发送邀请,每人负责联络十来个评委。挑选评委有着“迷影网”自己的标准,magasa将其形容为评委是否“靠谱”,他说:“至于什么是靠谱,至少表示我们相信这个人的学识、品位、见闻,足以对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发表自己的值得重视的看法。”迷影网是个完全由影迷组成的网站,既无官方背景、也无强大的资金支持,邀请评委完全是靠人际关系网络。部分投票的评委曾经为迷影网撰稿,更多的评委只能拜托朋友辗转相邀。magasa说,有些时候他们完全不认识对方,只得冒昧地给对方发邮件。也有部分评委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来选,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一般也只能加以说服,有不少还真说服成功了。

  和《视与听》杂志的做法类似,“迷影网”给每一位评委发了邀请函,并给出明确的评选标准,让他们由自己的喜好选出影史上的十佳影片和导演。十佳影片一项是根据每部影片得票多少简单累计,比如《教父》一共出现了多少次,《霸王别姬》一共出现了多少次,按次数排名就是最终名单。十佳导演同样由每个评委选择十个导演进行累加,《视与听》的十佳导演榜,是按照其名下影片被提名次数来为相应导演排序,“迷影网”是由评委自己选,magasa觉得这样的统计更准确。

  李洋告诉记者,虽然只是简单的统计方法,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也出了不少笑话,因为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不同地区的中译名都不太一样,比如特吕弗、戈达尔在香港叫高达、杜鲁福,在台湾则翻译成高达和楚浮。后来李洋他们搭建一个统计平台软件,大家根据统一标准输入影片名和导演名,平台会自动算出结果。

  迷影网店这次十大评选不分外语片和华语片,李洋说:“对影片分类评选,不符合我们的宗旨,我们不希望专门为华语片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而且在中国电影百年时,已经进行过大规模的华语电影评选,我们这次主要是面向世界电影,但从结果来看,亚洲和华语电影的地位比《视与听》杂志的结果有显著提升。”

  ■ 公布日期

  8月下旬公布榜单

  截至8月16日,“迷影网”的这次评选已完全结束,由于配套的视频制作还未完成,因此十大榜单的公布日期推迟到了8月下旬。按照magasa的构想,除了像《视与听》那样有一个不分古今中外的主榜外,他们还制作了一些比较有趣味的子榜出来,比如在世导演排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影片排名、华语电影排名、亚洲电影排名等等。

  magasa说:“希望关心电影的人都可以了解一下。我们知道喜欢电影的人其实很多都是‘榜单控’,对各种排行榜是有兴趣的,尽管大家都会吐槽、质疑各种排行榜,这都很正常。我们希望能提供一个让人觉得有价值的榜单,如果将来的人要考察华人对电影史和经典电影的看法,引用我们这个榜单,那么目的就达到了——至少从评委覆盖的面和权威程度而言,我觉得够得上”。

  论经典电影为什么重要及其他

  (刊载于新京报时略有删节) □李洋

  A

  Top10怎么评出来的?

  榜单评选的运作程序是相同的:从茫茫作品中选出几部片子,是做“减法”,甚至是“除法”。影史十佳评选是一次“艺术的科学运算”,要想做到足够“经典”,首先要保障分母、基数够大,要看过足够多符合条件的电影,无论求“差”还是求“商”,质量都高,再与其他人的榜单求平均值,可靠性才大。标准也要有充分的多样性,如果一百个人按一个标准选,就没意思了。既有意思、又有价值的结果,往往来自有趣的标准和有趣的人。

  B

  经典影片有什么意义?

  从做减法的角度看,经典清单对电影史非常重要,对我们了解、学习和记忆电影史,举足轻重。无论在学校还是互联网,学习活动归根结底是获得一份可靠的知识清单,而不是知识的全部历史。有史以来的电影大概超过30万部,而各种《世界电影史》教材提到的不过5万部,详细谈论的导演不超过500人。所以我相信,一部电影史的写作是从清单开始的。所以选出清单是一次短小的历史书写行为,而阅读清单则是一次简明的历史阅读。

  C

  经典电影意味着什么?

  经典往往是树立标准的电影。电影史上有太多影片让人喜欢,但“喜欢”与否往往是无差别的,它掩盖了标准。经典影片的与众不同,在于比其他影片更能改变我们判断电影优劣的标准,并改变着电影这门艺术的命运。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高度和形式,成为电影历史和美学的界标。

  十佳、百佳这样的电影榜单,是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电影与无法复制的艺术杰作之间的中介,它们同时代表着电影的典型性和独特性,浓缩优秀作品的共性,也体现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

  D

  跟你我有什么关系?

  人总是渴望用最小的人生成本获得对世界的最大理解。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都希望寻找更多渠道去了解电影,但人生苦短,清单和经典成为难以穷尽的艺术世界的替代品。人们在选择任何一样物品时都在动用清单,各种品牌都千方百计想列入每个人的清单上。清单是捷径,保障了每一次抉择的基本安全,达到付出与收益的平衡。当我们从一部电影中获得惊喜和快乐,就期待在下一部影片中重复或提升这种快乐。学习和占有新的、有价值的清单,因而成为生命和阅读的双重经济学。

  E

  经典会导致独裁吗?

  大规模邀请专家开列影史经典的榜单,其结果可能是保守的,但每一份新的清单,都能让人看到抵抗、革命和颠覆的渴望。《视与听》杂志每十年一次的影史十佳评选也好,《电影手册》“历史上最美的百部影片”也好,制造新清单,最终目的不是获得一份保守或革命的答案,而是对“是否应该继续认同既有的电影等级和文化权威”而展开的民意调查。如果榜单的最终结果,只能让我们看到无聊的保守主义公约数,那只有每个人的具体榜单,才能让我们看到清单与清单之间的无声竞争。

  ■ 部分评委名单

  罗卡(香港,现任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董事)

  十佳影片

  《半边人》

  《小城之春》

  《危楼春晓》

  《七武士》

  《广岛之恋》

  《八部半》

  《狂人彼埃罗》

  《2001太空漫游》

  《大路》

  《红色沙漠》

  十佳导演

  方育平

  黑泽明

  李铁

  费穆

  孙瑜

  阿兰·雷乃

  费德里克·费里尼

  斯坦利·库布里克

  让·吕克·戈达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毛尖

  (内地,电影学者)

  十佳影片

  《侠女》

  《神女》

  《沙家浜》

  《东京物语》

  《教父》

  《迷魂记》

  《公民凯恩》

  《战舰波将金号》

  《摩登时代》

  《黑客帝国》

  十佳导演

  小津安二郎

  弗里茨·朗

  黑泽明

  杨德昌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萨蒂亚吉特·雷伊

  查理·卓别林

  费德里克·费里尼

  让·吕克·戈达尔

  谢晋

  杨远婴

  (内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十佳影片

  《战舰波将金号》

  《游戏规则》

  《公民凯恩》

  《偷自行车的人》

  《东京物语》

  《精疲力尽》

  《八部半》

  《教父》

  《猜火车》

  《罗拉快跑》

  十大导演

  爱森斯坦

  约翰·福特

  罗贝尔·布莱松

  小津安二郎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艾米尔·库斯图里卡

  李安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陈儒修

  (台湾,电影学者)

  十佳影片

  《火车进站》

  《生命之树》

  《2001太空漫游》

  《雨中曲》

  《一条安达鲁狗》

  《精疲力尽》

  《八部半》

  《侠女》

  《悲情城市》

  《盗梦空间》

  十佳导演

  奥逊·威尔斯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让·吕克·戈达尔

  英格玛·伯格曼

  拉斯·冯特里尔

  马丁·斯科塞斯

  小津安二郎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李安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木卫二

  (内地,影评人)

  十佳影片

  《大都会》

  《圣女贞德的激情》

  《城市之光》

  《偷自行车的人》

  《蔑视》

  《游戏时间》

  《阿玛柯德》

  《童年往事》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杀人回忆》

  十佳导演

  茂瑙

  黑泽明

  斯坦利·库布里克

  吕奇诺·维斯康帝

  埃里克·侯麦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维纳·赫尔佐格

  马丁·斯科塞斯

  基耶斯洛夫斯基

  杨德昌

  C18-C1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