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人物

大卫·米切尔 幸运的是保持“杂食性”思考(2)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大卫·米切尔的作品有4部已经有了中文版,全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在今年之前,这些作品大都默默无闻。

  (上接C12版)

  【你必须忽视坏评论、怀疑好评论】

  大卫·米切尔在英国是畅销作家,在美国却可能不是,当然现在有了电影《云图》,在美国他也可以算作畅销作家了。于是,他和读者的关系,他和评论家的关系,也就成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像面对这场有点刁钻的访谈一样。

  新京报:评论家好像很喜欢那本书。你从评论家那里学到过什么吗?

  米切尔:只有百分之三的评论家会深入地思考你的书,并且爱文学胜过爱他们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去写作。当我读他们的文章,我觉得他们是温和的导师,他们想帮助我。但是这些人的数量并不多,事实上,不是百分之三,而是整个世界上只有三个人。对于其他的,你最好都不要去读他们,包括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他们是平静心灵的野餐会上的黄蜂——这是他们的角色。如果你想写作,他们会在旁边嗡嗡,你最好是好的坏的都不听。那些写坏评论的人更像是平静心灵的野餐会上的狙击手,他们开枪打你。但是就算是那些写你好的评论家也会妨碍你集中注意力,而且你也不能听信他们——所以你必须忽视坏评论、怀疑好评论,这就是我和评论家的关系。

  新京报:但很多时候读者很容易受评论影响。你和读者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觉得读者会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作家吗?

  米切尔:如果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你,那么他们是比较容易受评论影响,但如果他们已经读过你的作品了,那么读者和作家的关系就变得更直接,就不再需要评论的裁判所来当中介。如果你可以连续写五六本书并生存下去,那么你会建立一个读者群,他们会去买你的书,而不会去等报纸书评出来。我想互联网、社交网络也让这个关系变得更直接,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好的力量。至于我和读者的关系,他们养活我,我想这会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作家。事实上,我也不太考虑这个事情,我只是很高兴我有这些读者。当我偶而从我在爱尔兰海边小镇那个僻静的洞穴出来,当我去文学节、读书会上见他们的时候,我喜欢从他们身上汲取能量——就像两天前在三联书店时那样,我确实没有料到当天会有那么多人去,我不知道在中国有没有人听说过我,但那天在地板上都坐满了人。倒不是说我为自己感到高兴,我是为我的书感到高兴,我很高兴我的孩子们找到了好朋友,这是我和读者的关系。同样地,就像你和评论家的关系一样,你最好不要经常去想它,不然你会开始为读者写作。然后你会碰到这个问题:哪些读者?一个北京的22岁的学生,还是犹他州盐湖城的一个极端主义的摩门教徒?事实上,我是在为我和我妻子写作,如果我妻子喜欢我的书,那就行了。

  【小说的骨架里面,是跳动着的人的心灵】

  这是一场紧张的,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对话,所以我们有必要给作家留出反击的空间。他说,你在22岁的时候只想证明自己一定是对的,但生活终将教会你成长与和解。所以,如果你觉得《幽灵代笔》不够成熟,请试试《云图》,或者《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大部分时候,你总会喜欢其中一部的,不喜欢,也没有关系。

  新京报:我喜欢读作家谈写作的文章。我想马尔克斯和雷蒙德·卡佛都说过,推动他们去写一个故事的往往是一个形象。对你来说,什么是促使你去写一本小说的动因?

  米切尔:一本特定的书,还是笼统地说?

  新京报:哪个问题你更愿意回答?

  米切尔: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同的,那我两个问题都回答吧。总的来说,我写作是因为如果不写,我会不快乐。非常简单。然后你又会说,为什么我写了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这取决于我碰到怎样的种子。有时候它是一个形象,但也有其他的种子,有时候是一次相遇,一次会面,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这儿有一个好句子——“死者在假期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句子吗?

  新京报:是呀,你会把它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米切尔:正是!它可以怎么成长?它可以是关于还没有出生的死者的哀痛?它可以是关于吸血鬼,葬礼?它可以是关于一个死了女儿的人,他需要承受从前从没有承受过的悲痛?它可以有很多的方向,它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种子,有很多可能性。是的,对我来说这个动因有时候是形象,但不总是。

  新京报: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你创作小说的过程,人们通常觉得这个过程很神秘。

  米切尔:很简单,你有了一个种子,决定写它。你决定写它是因为你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它。然后你需要一个世界,你需要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创造一个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你认识的某个人,可能是一个像弗兰肯斯坦一样的魔鬼,他可能融合你从这个人身上提取出的某种素质,和那个人的脸,以及另外一个人的某段历史——让他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然后你需要把这个人送上一段旅程,它可能是一段物理上的旅程,也可能是一段心理上的旅程。他们必须有什么不对劲,必须要有某些性格上的缺陷给他们带来痛苦。他们需要处于痛苦当中——这是小说的来源。他们需要“需要”什么东西,需要有让他们无法得到这些东西的障碍;也许他们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但最后发现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就像许多个世纪之前亚里士多德说的,戏剧来自冲突,所以需要有障碍。如果这个障碍是另外一个人,那么将会有争吵,冲突。所以,这就是从事我们这个行当用到的工具,这就是你创造一个故事的方法——也许它会变得很复杂,也许它会拥有不同的视角,也许它会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也许它只是很长,呵呵。

  新京报:我记得你在一个访谈中说你希望以后远离复杂性,因为小说是关于人,关于“人生的混沌”的。

  米切尔:是的,我确实说过我希望远离复杂性,但是我经常做不到。小说是关于人的,难道不是吗?最好的小说让你关心一个人,你担心在他们身上会发生坏的事情,然后你不断地读下去,希望这些坏事情不会发生。有时候一本书变得很复杂是因为我希望把太多的东西放进去,它们必须要有一个复杂的结构,才不会变得无聊。但在小说的骨架里面,仍然是跳动着的人的心灵。你必须记住这一点,不然你的作品就会变得生硬、变得毫无生命力。

  新京报:很多作家谈到,在他们的写作生涯中有过一些顿悟。比如卡佛说过,在写完《大教堂》以后,他作为小说家才真正成熟了。你有过这样的顿悟吗?

  米切尔:在此“顿悟”有两个涵义,一个是关于你的作品的顿悟,一个是关于人生、关于宇宙的顿悟。你指哪一个意思呢?

  新京报:两个都是。

  米切尔:是啊,上帝啊,它们无处不在!而且它们是好东西。往往是在你回头去看你从前的作品的时候,你会得到这些顿悟。你会想,天呐,那真是太糟糕了——这是一个顿悟。因为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它很糟糕,那意味着你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那意味着比起你有这个顿悟以前你是一个更好的作家了。谢谢!——越多这样的顿悟越好。当你意识到形容词不是你的朋友,当你明白一页纸一个比喻足够了,当你决定至多五页纸一个感叹号的时候——这些是极好的顿悟。而关于人生的顿悟?我想是同样的道理。而且不光是对于作家,对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比如当你意识到友善比正确更重要的时候。比如,如果你的妻子很爱一部电影,而你觉得那是一部很糟糕的电影,不要和她争论,就说,我很高兴你喜欢这部电影,我没你这么强烈的感觉,但我很高兴你喜欢它。在我22岁的时候,我肯定必须要为此大肆争论一番,我必须证明我是对的,这部电影是一堆垃圾。但我们在生活中得到了学习和成长,如果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灾祸活下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这种顿悟,它们会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快乐,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记者手记】

  好运气的大卫·米切尔

  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一周之前,大卫·米切尔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相信在上海书展之后,随着密集的媒体轰炸,这个名字将会不再陌生。几乎可以预见,到了明年一月,当《云图》搬上银幕之时,大卫·米切尔这个名字将会变得家喻户晓,他将毫无悬念地成为一个国际性作家。在我们的时代,没有比好莱坞更强大的造星机器了。

  当然,米切尔的好运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1999年,30岁的大卫·米切尔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幽灵代笔》,获得了当年的约翰·卢威连·莱斯文学奖。2004年的《云图》则获得了当年的英国国家图书奖。可以说,米切尔的写作事业是异常顺利的,顺利到足以令绝大多数作家羡慕嫉妒恨。

  米切尔的小说最为人称道的是它们的结构,这也是国外评论家经常大做文章的地方。作家苏童将他的写作比作乐高玩具。在《幽灵代笔》中,米切尔讲述了九个不同地方的九个故事,涉及人物众多,跨越诸多年代。这些故事中,有带着村上春树式淡淡的虚无和惆怅的小品,也有讲述国际名画大盗爱欲情仇的类型小说,甚至还有以一个四川老妇人的视角讲述的浓缩版中国近代史。这些故事大抵可以看作独立的篇章,虽然不同章节中的人物命运出现了交叉与勾连。米切尔自己说这部小说想要讲的是命运,但是,关于命运的什么道理?读完小说后我并没有答案。

  我接触到的大卫·米切尔是一个和善、谦逊、坦诚而健谈的人。与前辈立足于英国本土社会生活的作家相比,米切尔似乎要更为“国际化”,而更少本土化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是很典型的英国作家。在他的五本书中,只有第四本《绿野黑天鹅》是设定在英国的故事,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点结巴的13岁的小男孩在一年当中的遭遇。作为一名严肃作家,他还没有涉及他所成长的社会中更为广阔的生活疆域。又或许,这对于米切尔这一辈的英国作家——或者不论哪里的作家来说——才是更合理的一种取向。在这样的时代,对于小说家来说,他的工作是变得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呢?我很遗憾在访谈中我没有问到这个问题,对此我自己也没有答案。不过,所幸的是,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依然充满无数的可能性,可以容纳和完成无限的思考。正如米切尔所说,只要你保持“杂食性”地思考,你就会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C12-C13版/新京报记者 吴永熹 

  本次访谈获得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述英国”活动的支持,特此感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