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开幕
|
新京报讯 (记者于丽丽)“再次被邀请参加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让我感受到中国作家协会要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诚意和热情……”,曾把沈从文《边城》,话剧《日出》《原野》等作品介绍到埃及的阿齐兹昨天如是说。他参加的会议是第二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该会于昨天在京开幕。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荷兰等15个国家,近三十位汉学家、翻译家和国际出版机构的代表出席该会议。不光如此,在会议现场还能看到莫言、刘震云、余华、笛安等国内作家的面孔。据悉,该会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本届主题为“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翻译”,与会嘉宾将就这一主题展开为期两天的深度讨论。
铁凝致辞:差异性是中国文学活力所在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者和译者,是这个世界上一种奇妙的关系,在她看来,翻译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反映着人和人之间、人群和人群之间生动美好的联系。她认为很多作家谈论他们的译者,也是惦念着在精神上遥相呼应的亲密伙伴。她同时表示,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所以中国文学也同样具有宽阔的丰富性。她表示“对于中国文学现场、中国文学现实,无论是你们,还是我们,认识都还不充分。而在全球视角下,我们可能更需要保持对于差异性的敏感,这种差异性也正是中国文学的活力所在”。
李敬泽:很多作家未被看到
随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做中国文学概括演讲时,表示全球视角意味着一个体系,每个作家在这个体系中处于独特位置,有些位置容易被看到,有些不容易看到。他认为这毫不减损这个作家的重要性。
他表示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很多经典半经典的作品已被国际汉学界所关注到,但当代的一些新作家还有很多尚未被看到。譬如中国庞大的网络写作群体,他认为篇幅庞大成为制约他们走出去的主要障碍,再譬如一些年轻的新作家,张楚,冯唐,小白,叶扬等等。
他认为小白提供了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验,又中国又洋气的叶扬提供了中国经验的另一种重要向度,就是大城市中有着潦倒气息的屌丝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被巨大的全球化体系放到一边,搁浅,但他们是如何爱的,感受世界的,这个可以在叶扬小说里找到。
■ 汉学家言
中国小说有两种负面评论
林恪 (荷兰人,曾译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毕飞宇的《青衣》,与人合译《红楼梦》)
中国文学之所以在西方至今没有什么作品像村上春树的作品那样,被西方文学主流所接受,一方面可以说是因为译者数量有限和翻译质量的问题,但究其根本在于中西之间文学传统和小说概念的不同。从西方文学评论可以看出,西方读者对翻译成外语的中国小说除了各种赞美的评价,一般也有两种最主要的负面评论:一是这些小说缺乏一条引人入胜的情节主线,二是中国小说缺乏有深度的心理描写。
非虚构作品印象深刻
白亚仁 (美国人,翻译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呐喊》《黄昏里的男孩》等作品)
近些年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当代著作,以非虚构作品居多。例如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以及野夫的作品,喜欢非虚构作品,反映了我个人的兴趣,也反映了美国相当部分读者的兴趣。外国人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动机是想多了解中国,让他们通过小说接触一个虚拟的中国,也许还不如让他们接触一个离现实更近、非虚构的中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