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政府要学会面对监督的“细微化”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第三只眼

  一纸新闻发布的通稿已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惟有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发布相关信息,才能消疑解惑,赢得公众信任。

  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质疑“周克华未死”,19日上午,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通过官方微博正式作出回应,确认周克华已被击毙毫无疑问,网上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的信息纯属误解与造谣。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官方微博也回应称,击毙的周克华DNA和指纹都已经比对准确无误,歌乐山封山是为了深入排查周克华曾经的藏身地。

  8月14日,犯案8年身负10条人命的悍匪周克华被重庆警方击毙。围捕8年,一朝功成,本是大快人心之事,但随后而来的也有一些质疑之声:被击毙的是周克华本人吗?周克华是被击毙,还是自杀?甚至有网友在比对现场照片后,提出被击毙的是一名长沙便衣民警,周克华并没有死,并以重庆歌乐山等地18日起再度封山作为佐证。网友甚至细心观察到,击毙周克华民警在镜头中警号不同。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周克华猜想”层出不穷,原本清晰的事实忽然变得扑朔迷离。

  直至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通过官方微博正式作出回应,长沙市警方亦回应称,长沙民警并未在重庆有伤亡。至此,关于“周克华没死”、“被击毙的是长沙民警”的不实传闻才告烟消云散。

  遗憾的是,在此之前,有关“猜想”、“传闻”已足足发酵了五、六天,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间,虽然重庆警方通过8月14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8月17日两民警的微博访谈给予了澄清,但由于信息过于简略,并未阻止质疑之声。此时,已有众多知名人士呼吁,警方应尽快公布被击毙嫌犯的正面照片、DNA及指纹鉴定结论等相关证据,以释群疑。但这一切,直至19日才得以实现。

  回头来看,如重庆警方所言,“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有些滑稽和可笑”,质疑者确有理性不足。但问题是,试想,如果在8月14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能够把认定周克华身份的相关依据介绍得更详尽一些,或者之后在面对纷纷质疑时能够迅速回应,及时公布被击毙者的正面照片、DNA及指纹、枪弹痕迹同一认定结论等,又何尝会有那么多“周克华猜想”?

  三省十案十命,追缉8年方破,庆功是应该的,但不应忽略谨慎的验证、细致的补查、必要的反思,及对社会公众的说明报告义务。时代不同了,一纸新闻发布的通稿已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惟有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发布相关信息,才能消疑解惑,赢得公众信任。在呼吁网民理性的同时,警方和政府更应明白:谣言止于公开,疑惑消于透明,惟有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才能避免类似局面重演,从而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建立良好的警民、官民关系。

  □毛立新(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