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在我们心里,叶子代表一个时代”

2012年08月2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一种追思】

  8月26日101岁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叶子去世。这位人艺建团的元老级艺术家,见证了中国话剧的成长,也见证北京人艺60年的历程。叶子热爱戏剧,曾说“无戏百恼生,能演乐自有”。这也是她对戏剧的一种依恋。她的离世也让很多同事、后辈唏嘘不已。

  ●叶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演员,我们建院之前的“老人艺”她就在了,所以《龙须沟》里就有她,她演“丁四嫂”。她还演过很多戏,像《日出》《骆驼祥子》,特别是《日出》里的“翠喜”,她演得特别好。就像曹禺说的,她(“翠喜”)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现在想找那么好的“翠喜”都没有了。

  老太太生活中大大咧咧的,为人很直爽。毛主席有句话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文革”的时候,老太太有一句最有名的话:我不怕死,我就怕苦。她后来身体不行就不太演了,再后来就演不动了。

  口述:朱旭(人艺演员、表演艺术家)

  ●叶子在我们心里是代表一个时代的人物。抗战的时候,话剧最兴盛的地方是重庆和桂林。像白杨等一批电影工作者都在重庆搞话剧,桂林集中了田汉、欧阳予倩、熊佛西、徐悲鸿等一大批艺术家,在那边搞过一个“西南戏剧展”。叶子是当时在桂林的话剧演员里的领头人。在话剧百年史里,这段光辉是我们记忆最深的。

  另外一个是,解放后舞台上要出现工农兵的形象,一开始比较吃力,因为很多知识分子的演员缺乏这方面的生活。《龙须沟》的时候,焦菊隐导演提出要“体验生活”。叶子大姐那么一个老资格的演员,真正做到了“体验生活”,从思想观念到个人习惯上都极不容易。她的“丁四嫂”演得非常好,所以后来她被龙须沟的百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叶子大姐进剧院的时候是文艺四级,是演员里最高的级别,后来舒绣文才进来,舒绣文是一级。

  我还跟蓝天野建议,剧院要给叶子开一个追思会,回想她的生平和过去的成就。过去给英若诚也开过追思会。叶子的家人决定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什么都没有。但从剧院来讲,从话剧百年来讲,不应该这么简单。

  口述:郑榕(人艺演员、表演艺术家)

  ●我跟叶大姐接触得不多。我1973年才到剧院,当时她已经退休了。我们有几个演员,每到过年会去看望老艺术家。别看她那么大岁数,她是一个特别单纯的老太太,一辈子就是创造角色,演人物。她的性格特好玩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起在剧场看戏,她突然看到一个外国女士穿的衣服有点坦胸,她蹭地站起来:“呀,她那衣服怎么挂上的啊!”大伙都乐了。你看她在台上能创作各种各样的角色,但她本人是很真实的一个人。

  口述:吕中(人艺演员、表演艺术家)

  整理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