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观察】
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正在举行,韩国今年是主宾国,又恰逢中韩建交20周年,大韩文化出版协会携66家出版机构参展,并举办各种研讨会、座谈会等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国观众再次领略到“韩流”威力。
中韩两国建交20年来,文化交流丝毫不逊于经贸合作,从政府到民间进行得如火如荼,从而有了“韩流”、“汉风”之说,但和两国的经贸合作一样,中国对韩文化交流存在巨大“赤字”,作为大众文化的“韩流”在中国产生的效应远远大于“汉风”对韩国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文化大踏步走向海外,风靡中国和东南亚。凄婉的《冬季恋歌》让无数青年男女唏嘘不已;美味而又美艳的《大长今》打破韩剧收视纪录的同时,也让韩国料理声名鹊起;歌手、明星们俊朗秀逸的外表和时尚的造型、新派的舞蹈造就了大批粉丝——他们学唱韩国的歌曲,身着韩国流行服饰,玩着韩国的游戏,欣赏韩国的动漫,为了追星到韩国旅游,“哈韩族”成为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又一个符号。
但“汉风”却远没有这样风光,最被人称道的是“汉语热”的兴起。但谁都知道“汉语热”更大的原因是出于两国交往的现实需要,而不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魅力,好像“汉风”是为了对应“韩流”而造出来的新词。当然,韩国历史上一直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说“汉风”已经吹拂了数千年倒不为过,但这毕竟是老祖宗的功劳。
事实上,中国文化在韩国的传播,仍然以传统文化为主。韩国人热衷的依旧是经过翻译或演绎的中国古典文学、古籍,电视剧是古装戏、武侠剧,出版物更多的是有关中国经济的著述,只有少数的中国当代电影电视剧以及文学作品引起关注和共鸣。最终形成的结果是,我们展现的总是“古老的中国”,而韩国更多的是向中国大众展现“新鲜的和充满活力的”韩国。
中韩两国关系刚刚进入“弱冠”之年,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隔绝,两个国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韩国民众对于当代巨变的中国不适应,或者感到难以理解,难以形成共鸣。从韩国方面来看,对中国发展的“戒备心理”、对“事大主义”的过度反思以及民族主义的影响,也使得当代中国文化首先面临“小心翼翼的审视”。
文化交流始终是国民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手段和桥梁,传统文化的共有固然重要,而通过当代文化的交流,增强对对方国家新阶段的认识和理解更显得急迫,毕竟比起故纸堆里的中国,认识一个活生生的当代中国更具现实性。
目前,中国正在推动“软实力”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不是一种文化的说教和输出,而是追求一种价值、理念的认同、理解及共识。而处于变革期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价值观的碰撞,如同正在进行着一场“头脑风暴”,有传统的,有现代的,有西方的,有东方的,有舶来的,有独创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具有包容和普遍意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系,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认同、理解和共识。这对于地域庞大、历史悠久的中国,不仅需要地理和时空上的“穿越”,而且需要一种传播能力上“内功”,是对中国文化创新能力和环境的考验。
当然,这种价值体系的建立和认同,不仅仅是针对韩国的问题。
□张忠义(北京 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