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十书》
(维特鲁威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古罗马诗人是多么热爱把喷泉写入诗句。而喷泉意味着一些列相关设施的建设,比如输水道、蓄水池,以及时下中国人最为关注的下水道。你可以在这本最古老也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专著里找到很多超越时代的惊叹。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其实造访中国多年。但遗憾的是,之前的版本为日文译本的中译本,此版根据剑桥大学的英语评注本,不仅插图丰富,而且包含了西方古典学与艺术史研究的新成果。
《小小流浪汉》
(林格伦 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8月)
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的作品之一。作者的《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等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影响甚远。以林格伦的名字命名的林格伦儿童文学奖,更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林格伦的作品,几十年前就有任溶溶先生的译本,而另一位翻译大家李之义则以几十年之力译出林格伦的作品集,近期整合为儿童文学作品14册,图画书8册,蔚为大观。
《社会理论的两种传统》
(王炎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7月)
题中所言两种传统,是指苏格兰启蒙传统与法国传统。西方17、18世纪到19世纪初,存在着三种性质迥异的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苏格兰启蒙运动、德国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是个人权利论的激进主义,对中国影响极大。德国启蒙运动是与德意志民族复兴相联系,之后与国家主义相结合,成为强势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较为适中温和的,以文明进化论为底色,寻求个人自由与政治社会的平衡,是在改良主义主导下的文明演化论,强调历史和传统,同时又彰显个人价值和法治秩序。然而中国的近百年启蒙,追随法国而忽略了苏格兰,所崇尚的激进反传统与个人主义,使得中国在寻求现代国家的过程中,充满阴风骤雨。由今而视,孰可取孰不可取,答案确已明了。
《长江边的古镇》
(王以培 漓江出版社2012年8月)
在追求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所得到的与所丧失的一样多。古镇,既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受伤者。关注古镇,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实关怀。此系列目前出了三册,分别是白帝城、江有汜、沉沙。作者为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十多年来走在长江边上采风创作,是在行走上有积累的写作者,足之所至,体察风情,感悟历史,别有一番扩大与入情。古镇是目前深受全国文学青年热爱的朝圣之地,所以话题很热,却不免流于浮躁。相比较之下,作者将历史和现实所见结合,记录了古镇从物质到非物质的方方面面,理性沉静,尤为可贵。
《“感觉主义”的谱系》
(杨念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清史学者杨念群的文章集,是他在十年里对新史学的反思所得。全书由三大块内容构成: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儒学、道统、政统的历史构造与兴衰轨迹、超越“地方性”:思想与方法。杨念群的研究,主要还是在思想领域,对于历史上的种种思潮进行把脉分析,在尝试治史新路子。
《世间的名字》
(唐诺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遍地神迹》
(唐诺 著 海豚出版社2012年8月)
唐诺是读书人,论书的文字流传已久,但与此同时,唐诺更是一个写作者,《世间的名字》便是唐诺的散文结集。作者出了书的世界,淡看世间,有锐利的观察,亦有冲淡的情致,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当然,唐诺也绝对不乏热情,特别是说到篮球的时候,简直激情四射。他评球的文字,便是那本《遍地神迹》——读书人评球,往往有书卷气,在激烈的NBA比赛之后,读读唐诺的球评,篮球便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本版欢迎出版机构提供样书,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37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收 邮编:100061 新京报书评周刊开通新浪微博,请搜索加“V”的“新京报书评周刊”微博,欢迎关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