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评论周刊·热图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评论周刊·热图
下一篇

热词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回答体

  这个八月,一个新的网络“××体”产生了。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某市民分别用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两种方式回答,但两种回答却不尽相同。试举一例:记者:“你对电商商战有何看法?”市民:“可以用天津话吗?”记者:“可以”。市民:“一帮电商在微博上面瞎惹惹子,网络上吹大梨,掇弄我们当冤大头!”记者:“能用普通话解释吗?”市民:“合理竞争,友好发展,共创网购家园。”似乎可以冠之以“受众心理学”了,矛盾的心理的潜台词,我想说的,你想听的,我都说了,你们看着办吧。

  重走青春路

  电视剧《北京青年》的热播,产生了一个热词“重走青春路”。为什么要“重走”?最大的解释,是对现状的否定或者不满,而现状是青春的后遗症,所以又引申为对青春的否定或不满。我们的青春怎么了?从电视剧主人公的命运来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为青春的后遗症埋下了伏笔。青春期,我们学会了做题,学会了考试,学会了升学,唯独没学会“自我认知”。不过,对更多的人来说,“重走青春路”也就是说说,想想,仅此而已。“重走”?你的银行卡里有15万吗?重走也是需要资本的。

  网上群众路线

  近期,祝华新的专栏里提出发展“网上群众路线”。严格地说,“网上群众路线”这一说法不算新鲜了,据不深入考证,最早的出处应为资深微博用户@中一在线。如果不是做研究,具体出处其实意义不大,亮点是这个说法在微博迅猛发展、激情发力的背景下,很准确,很贴切。如陕西的安检局长杨达才在面对诸多网友的关切和质疑后,与时俱进,迅速走上“网上群众路线”。当然,要学会两条路线走路,不管哪一条,都要“硬”,“硬”的经得起法治的考验,民意的考验,质疑的考验。□高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