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私人办医院的前景光明吗?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民营资本不宜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综合医院方面。

  近日,北京市公布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新京报》8月31日)。

  这些年来,社会资本办医院,多以一种“异样”的方式,靠“顽强”的精神生存着。在很多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不大入流的地方。

  8月30日的《健康报》报道:曲靖市中医医院为了筹备30周年院庆,在街上挂了很多宣传条幅,提醒市民,他们现在又是公立医院了。短短数字折射出公立医院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分量。无独有偶,笔者前几天到北京的周边看见了一个鼓励人们去正规医院就医的宣传画,一个画面居然是一个人被拉扯着进了私人诊所。其画外音已然不言而喻了。

  一直以来,主管部门虽然允许私人医院存在,但在报销政策、医疗投入等方面,私人医院都处于一种不被“待见”的位置。其结果是,很多私人医院剑走偏锋,为了利益,选择一些正规的医疗途径之外的方法获取利益,结果是让自己陷入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如今,对于私人医院管理的开始有所改进,但能否消化近些年来在人们心中形成的不良形象,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点上说,由于起点不一样,单纯靠“一视同仁”的政策,恐怕还不足以让私立医院发展起来。

  此外,就北京目前的医疗机构看,综合医院的数量已经不少,部分区域甚至有三级医院扎堆的现象。人们感觉看病不方便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综合医院承担了许多外地人口的就医任务,以及大量的社区医疗工作。因此,在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方面,能不能不要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综合医院方面。避免引发在综合医院层面的过度竞争,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例如利用目前一些私人医院高端化服务的经验,将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更多地剥离给民营医院,并设立财政制度,将收益反哺给公立医院,形成公立和私立医院的互惠。还比如,引导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小诊所的建立,作为社区医疗机构的补充,将这些年公立医院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做完善的社区医疗工作真正完善起来,以从根源上消灭“看病难”?

  □郑山海(医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