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D15版)
聚焦奥数
罪过不在奥数,而在于奥数与升学挂钩
嘉宾们一致认为奥数与小升初挂钩是非常不合理的,对北京市教委的做法表示支持。但奥数本身并没有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它仍旧适合顶尖的数学人才。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京报:近日,北京市正在彻查奥数挂钩升学现象,这对奥数辅导行业有何影响?如何看待奥数本身以及其挂钩升学现象?
尹雄:1998年北京市取消了小升初的统考标准,这使得学校对选拔人才感到非常棘手:语文、英语不少都是通过多记就能得高分的,而且有的部分也不容易形成客观的评价标准,普通的数学考试又有点简单,于是就把奥数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我想这大概是把奥数与小升初挂钩的原因。
其实奥数是适合一些拔尖的数学人才的,有的学生就非常喜欢数学,所以罪过并不在奥数,而在于奥数与升学挂钩。
我认为未来小升初的导向很重要,应该是对学生综合评价。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案是对小学六年级进行质量监测,快毕业时看监测结果,只比较学生的总分,而不能考查单科分数。奥数、体育、艺术等可考虑作为加分项,给予适量的加分。
张靖雯:我本人是很痛恨奥数与小升初挂钩的,它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北京市教委取消奥数与小升初挂钩的做法我们非常支持。政策出来后,我们所有关于奥数的宣传立即停止。
一横: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奥数,但对于个别数学方面的尖子生,奥数可能是他们的爱好和特长,所以也不应该全部取缔。
邵薇:教育部门方向的引领是很重要的,对于奥数不能一棒打死,同时对于语文这样的弱势科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什么一些学生作文获奖,中学就不认呢?
茹庆全:确实奥数与小升初的关系太过密切,据我了解奥数辅导的收费也都不低,取消奥数与小升初的挂钩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对学生的考评体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度重叠”,其实每个学校都可以有不一样的特色,然后可以选拔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某些学校,比如外国语学校就可以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外语水平。
沈建:国外有一个教育理论叫“多元智能”,其中就有数理逻辑智能。其实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考研、考公务员,数学考查都占有不小的比重,它确实是一种思维训练,对一个人思考问题的缜密度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给各个科目以适当的定位,不可顾此失彼,也要重视考查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
如何选择
以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为前提
嘉宾们认为课外辅导是否加重学生负担不能一概而论,只要孩子是以快乐的心态来学习就不应算作负担。家长也要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帮助孩子正确地做出选择。对于如何选择辅导班,还是因人而异,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新京报: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回家还要做作业本身就很辛苦,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无疑更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对这种观点应怎样看待?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同步辅导班?
尹雄:课外辅导是否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要看孩子的心态和心情。如果孩子是以快乐的心态来学习的,那么就不应算作负担。难道孩子在学校里总考倒数第一就不是负担了吗?所以不能说补课就代表都是负担。我知道很多机构都有一定的激励体系,比如有学习积分卡,送礼物等等,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建议家长让孩子从4岁时开始学习一个他喜欢的乐器,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可让他们报体育运动班,这对他们的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
邵薇:我认为无效学习才是负担。所以家长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知道他哪里需要补,为其找匹配的资源。现在辅导机构的学生很多都是被家长逼迫来学习的,毕竟孩子都喜欢玩儿。但孩子的认知能力毕竟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有时也必须要求他们来学习,完全不强迫也不对。为了寻找平衡点,很多机构都是报一门学科辅导班,再赠送一门兴趣班。
一横:孩子喜欢学就不是负担,所以首先要改变孩子们没有方向感、厌学的心态,给他们自信心,并帮助他们设定一个清晰的方向,让孩子们真正喜欢学习。
张靖雯:课外辅导也要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出来。我们现在也会阶段性地鼓励孩子不要报班了,看看他们学习的效果。
茹庆全:现在很多正规教辅机构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对教学目标的评测,对教学质量进行把关。所以家长们也不用担心这些机构为让孩子喜欢而将课程过分轻松化、娱乐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沈建:选择什么样的辅导班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现在的孩子都和“小大人”似的,他们对自己想学习什么,是否学到了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我认为选择辅导班有两个标准:一是自我认知能力,二是自我控制能力。两种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适合报一对一,两种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考虑报大班和小班。
D15-D16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