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政策频出被市场解读为“新政”,证监会称政策出台不是调节股指短期涨跌
新京报讯 (记者吴敏)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2日在回答投资者提出的热门问题时表示,外界对于证监会“新政”的说法“很不准确”。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着眼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而非调节股指短期涨跌,可能不宜用“政策救市”的眼光看待这些制度建设。
否认“新政”说法
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频频推出各项政策,这些措施包括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落实退市制度,优化市场结构等。
市场将这些政策解读为“新政”。对此,证监会表示,所谓“新政”的说法很不准确。证监会是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为了完善资本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
事实上,此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做过上述表述。
郭树清此前在5月份的券商创新大会上曾说,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从没有停止过。上半年,证监会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在新股发行、分红、退市等方面加快改革进程。媒体非常关注,郭树清说,“但是有的报刊文章,把这些叫做所谓的“新政”,这不正确,其实这是证监会一直在做的工作。”
政策不是调节股指短期涨跌
但是,虽然证监会“政策频出”,而目前的A股市场依然“跌跌不休”,不少投资者认为,证监会的政策并没有让股市有所起色。
证监会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进一步表示,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着眼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而非调节股指短期涨跌,可能不宜用“政策救市”的眼光看待这些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股市运行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股指涨跌是境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资本市场气氛不够热烈,有上市公司自身的原因,也有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影响。
■ 其他热点说法
将严惩业绩变脸背后的造假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2日在回答投资者提出的热门问题时说,证监会非常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及中介机构不尽责履职的问题。
数据显示,新上市公司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不在少数。而业绩下滑的原因中,目前投资者多数认为新股业绩包装、粉饰财务数据,是造成上市后业绩变脸的主要原因。
对此,证监会称,逐渐把新股发行审核的重点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转移到平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上来,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发行人、中介机构和投资主体归位尽责。对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背后涉及的财务造假、利润操纵、虚假披露及保荐机构“荐而不保”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证监会必将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昨日,证监会就通报三起内幕交易案件,其中两起是投行人员实施的内幕交易,其中包括银河证券前投行部门员工。(吴敏)
散户“炒新炒小”多数亏损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表示,“炒新”、“炒小”赚钱的说法对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而言并不准确。
据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在参与新股首日买入的账户中,绝大部分是个人账户。首日买入账户中日均持有市值小于10万元的散户多为亏损,平均亏损比例为56.7%,最高亏损比例近100%。深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新股上市首日买入者主要是个人,10个交易日后有超过六成的人亏损。
有投资者表示,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光嘴上喊喊是没有用的。因为投资蓝筹股却赚不到钱,炒新、炒小不符合价值投资理念,却赚到钱了。尤其是现在市场低迷,买什么都赔,坚持价值投资还有意义吗?
针对投资者这一问题,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表示,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一般投资者都应该坚持价值投资。
证监会鼓励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希望培育一种投资文化,倡导一种投资理念。所谓价值投资,就是指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以获取长期回报为目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与国际上的主要市场基本相当,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正逢比较好的时机。(吴敏)
■ 解读
证监会弱市频“吹风”
A股跌跌不休,股民“哀声遍野”。在此背景下,从去年末开始,证监会作为股市的主要监管者,加强了与市场的沟通,频繁向市场“吹风”,反复提醒股民“理性”。
证监会网站刊登的新闻稿显示,自2011年11月以来的10个月中,证监会陆续发布147篇新闻稿,涉及证券稽查和案件通报,郭树清发言、投资者保护局答投资者问,重大政策发布和解读等。
相比之下,在此之前的2010年前10个月,证监会发布新闻稿仅为57篇。
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证监会曾多次提到价值投资和蓝筹股,以及提倡、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这在此前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声音中极少出现。
其中提倡蓝筹股投资价值等声音也一度招致市场异议,这一话题也在随后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多次问答中被提及。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也说,推出的一些政策并非“新政”,其实这是证监会一直在做的工作。
不过从与市场和投资者的沟通频率看,证监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忙”。
但从A股反响看,经济走势对于A股的中短期信心影响更大,随着经济数据逐渐恶化,A股今年以来也在短暂冲高之后持续回落。新京报记者 吴敏
■ 市场现状
沪指3年跌幅达40%
新京报讯 (记者吴敏)数据显示,A股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持续疲弱。
以沪指计算,指数从2009年三季度的高点3400点上方一路下跌到目前2100点下方,跌幅达到40%。按年度看2010年走势持平,而2011年至今则持续下滑。
昨日,已经连续几周出现“黑色星期一”的沪深股市终于走出“怪圈”,小幅反弹,终结此前的连跌局面。其中沪指上涨0.57%,报2059.15点。
9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7月份下降0.9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11年12月以来首度跌破50%荣枯线,去年11月该指数为49.0%。这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没有好转迹象。
分析师认为这显示出市场在疲弱的PMI数据下寄希望于地产调控松动的情绪。
面对如此“熊市”,深圳市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薛冰岩9月1日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微博,回顾“当年追过的那些股票”,分别列出了最高价及现在的价格。该微博引发广泛关注并被多次转发,不少网友纷纷效仿也列出了自己曾买过的股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