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7:北京新闻·时政
上一篇  下一篇

社区应急避险室人均面积≥2m2

还需配备男女专用房间、公厕和应急水、电、食品、通信等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今后,北京城乡社区应急避险场所均应配备心理咨询室。昨天,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7·21”特大暴雨后,市政府发布的首份针对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文件。

  避险场所应符合抗震标准

  《意见》要求,全市城乡各社区应充分考虑城市、农村区域空间差异因素,通过确认、改建、新建等方式,将社区内的学校、体育场、公园绿地和广场等场所,设定为社区应急疏散避险场所。

  避险场所应当符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和安全指标,配备供水、供电、公厕等基本生活保障功能。

  避险场所要有应急食品和水电

  同时发布的《北京市综合防灾减灾社区标准(试行)》明确,城乡各社区开设应急疏散避险场所参照的基本标准为:室内安置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室外安置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应急疏散避险场所还要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开辟残疾人轮椅专用通道;配备男女专用房间(帐篷);应急食品、水、电、通信、卫生间等。要配备心理咨询室,灾害发生时由志愿者或心理医生及时疏导受灾人员的心理问题,稳定受灾人群的情绪。

  此外,《意见》强调,所有社区避难场所的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均应在社区内明确标准,在通向避难场所的关键路口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确保引导社区居民在灾难发生时快速避险。

  ■ 相关新闻

  投资1亿修复15条小流域

  新京报讯 (记者饶沛)今冬明春全市将投入1亿元,完成“7·21”暴雨中受灾较重的房山、门头沟和平谷3个区15条小流域恢复重建工作,根据“7·21”降雨灾情,确定小流域防洪标准。

  2012年小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近日举行。市水务局副巡视员杨进怀表示,本次小流域恢复重建工作,应在区县防洪规划基础上,分析小流域沟道与下游河道及防护对象的关系,根据“7·21”降雨灾情,确定小流域防洪标准。

  此外,本次小流域恢复重建工作将以沟道为重点,以防洪为主,加强清障、清淤和险村防护工作,减少横向拦水建筑物建设,过河工程不做管涵。

  同时,将综合管理小流域防洪工作,协调沟道、路、桥等关系,做好小流域沟道日常管理与管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