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京报专栏
上一篇

安徽来的王姐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格格不入

  王姐是我朋友请的小时工,第一次见到她,觉得她太像一只黄色狸猫了——方脸,总是瞪着紧张的大眼睛,瘦,走路几乎没有声音。她是安徽人,说话不知道是本来就小还是因为害怕不敢说大声,总是含含糊糊,几乎听不清。我说话也要重复一遍她才能听懂。

  □桑格格(作家)

  为了缓解她的紧张,我问她关于安徽的一些事情,比如著名的黄山,她这下一次就听懂了:喔,黄山,没去过。但是离我们那儿很近。我问为什么那么近都没有去过,她就摇摇头不说了,干活去了。王姐虽然说话不清楚,但是干起活来井井有条,能把我买的菜立即变成好吃的午饭。像我这种长年流浪在外的娃,很少有机会吃到家里味道的饭菜,王姐的菜让我又尝到了这种久违的味道。我狼吞虎咽地吃,不停竖起大拇指夸她,这下不用语言她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一张紧张胆小的脸微微笑了一下,因为笑,脸也没那么方了。

  但是无论我怎么邀请她一起吃饭,她都绝对不吃。有一次我甚至说:那我也不吃了。她就拿出一个塑料袋说:你看,我有饼。我还是邀请她,她指指钟说:来不及,还有下一个客人!然后她就像被过度惊吓了一样,慌忙扎进厨房工作去了。

  王姐工作的时候,我觉得不好意思坐着就也一起干点儿活,她夸我:你挺勤快的。我这人就是不禁夸,一夸就欣喜若狂,就想送人点什么。我包了一包茶叶,还找出了一大包衣服送她。王姐推辞了一下收下了,害羞地笑着:不好意思……谢谢你……

  再来我家的时候,她一定会穿一件我送的衣服。我很开心,真的,这是第一次我送别人东西,看见别人这么密集地使用。

  一来二去,王姐来我家就不那么紧张了,告诉我一些她的事情:她丈夫在一个建筑工地工作,老家有一个孩子十七岁了,马上要考大学。还有,她居然住在遥远的汤山!每天一大早出门坐两个小时的车来到城里,在偌大的北京奔波三个地方,每一个地方做满两个小时。天黑才回去。吃饭休息的时间就是在公车上,自己准备的饼,喝点凉水。

  王姐切菜伤了手指,我大呼小叫让她别干了,让我来。她却笑笑,说不要紧不要紧。过一会儿还是端了几个菜出来,我默默地吃,看了她一眼:你还是不吃么?果然,我一问这话,她就又受到惊吓跳回厨房了。晚上,我打了一个电话给她,她仍然很紧张,我说没什么,就是问下你的手指。

  王姐慢慢变得有点关心我的生活,问我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上班。我说我是写小说的,她眼睛一亮,指着她刚擦过的书柜:这都是你写的吗?我摇摇头:不是,然后抽出其中一本:就这本是。她欣喜地摸摸那书,看看封面又看看我。我说:送给你。她啊了一声,我接过书,翻到扉页,写了一句话:送给王姐,谢谢你让我吃到了家里的饭。你的朋友:桑格格。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