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作者:王德禄/赵慕兰/张浩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定价:48.00元
□书评人 杨吉
拿到《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书,书名没看明白,不清楚这个“人脉网络”究竟是指硅谷、中关村各自的,还是说硅谷与中关村之间互动的。倘若是后者,这个动,又是主动、被动、半推半就的动的哪一种?
其实,本书作者之一的王德禄,是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等方面的专家,其本人不仅对中关村的发展有着长期而直接的观察,而且也在一定程度参与过具体政策咨询、建议决策。他在谈“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词时是特有所指的。第一,人脉网络其实是“人才集群”或“知识密集”,而不是平常说的“后门关系”。第二,人才资源介绍,既有硅谷的,也有中关村的,后来还有专论“硅谷华人社群回国创业,助推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相当于硅谷与中关村通过人才的流动,促进、加深彼此的合作)。第三,纵观历史,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上,前有硅谷模式,后有中国台湾新竹园区,再有印度班加罗尔,当然还不缺作为“创业国度”的以色列,轮到中关村,它受何影响,该如何借鉴,又该怎样崛起,这本身就意味着会历经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互动的过程。当然,不管怎样,本书的重点是人,从人才关系网络来探讨科技创新区域的今世来生,这一角度不能不说新颖,也不得不说是个明智之举。
事实上,想必读者们了解,描写硅谷或中关村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有《硅谷传奇》、《硅谷热》、《硅谷优势》、《硅谷商战》、《思考中关村》、《中关村失落》、《再造中关村》等,它们通常以立传者的视角来回顾硅谷的演进史,即便有展望,也就硅谷论硅谷,很少谈其他,对于远在东方一角的中关村更是鲜有提及。而本书则不同,虽然开篇第一章就是“开拓:华人在硅谷的历程”,貌似在写硅谷,实则侧重关注华人。在随后的篇幅里,王德禄始终围绕这样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中关村怎么就不是硅谷呢?中关村如何像硅谷那样呢?中关村怎样青出于硅谷而胜于硅谷?因为立足国情、关切现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于是,本书就更接地气。
然而就观点来论,本书所持立场与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中部分结论一致。除了技术、环境、制度、政策等,两位作者都更重视“人”,而前者一系列条件也都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激励人、帮助人,还有最重要的留住人。在提到为什么中关村产业原创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时,王德禄与我们分享了几点认识,包括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普遍浮躁急功近利、金融制度有待完善、专门化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等,原因虽涉及各个方面,但从始至终的核心依然是人。人是主体,没有人才,没有未来。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有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也有创业者自下而上的助推,使得国内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对应于人之上,在书中,王德禄有提到“效仿硅谷第一人”的陈春先、有“政府中学习硅谷第一人”的胡昭广、有“第一个打造中关村版的硅谷企业模式”的王志东。此外,还有“硅谷创业侠侣”的朱敏夫妇、“拥有大量人脉创业者”的陈宏、“硅谷创业清华系”的邓峰、“构筑网络安全网络”的谢青、“硅谷绿色经济弄潮儿”的阎先涛、“硅谷光电女强人”的李同宁、“从校友录到网络社群”的陈一舟、“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李彦宏、“从硅谷回来‘赶集’”的杨浩涌……正是这些有深谋远见效法先进的政府官员、在硅谷事业有成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带着资金技术理念回国创业的海归们,他们直接或者间接地带动了国内新兴产业的昌盛,也使中关村与硅谷连接得更加紧密,从而成为全球创新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源。
没错,在法治和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出现了从人脉、资本、组织到技术都与硅谷紧密相通的中关村科技园区。这其中最本质的事实是,中关村与硅谷逐步建立了人脉网络。人脉,让硅谷和中关村互联,让中关村和高新区互联;人脉,让投资者与创业者互联,让企业家与投资者互联;人脉,让智者与创新互联,让今天与未来互联。而且同样是人脉,让新兴产业早已由中关村蔓延至中国上千个产业集群。如果加以归纳,王德禄实际上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人脉即财脉;第二,最贵是人才。
没想到中关村的故事还可以这么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