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书评周刊·儿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书评周刊·儿童

林格伦:调皮的童话外婆

2012年09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林格伦笔下的人物都是叛逆的、个性十足的小孩子。
林格伦笔下的人物都是叛逆的、个性十足的小孩子。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几乎全世界的孩子都想要一个会讲故事的童话外婆,“安徒生金质奖章”获得者、瑞典的“民族英雄”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就是这样的一个童话外婆。更幸运的是她的孙女安妮卡,她的祖母就是这位童话外婆。作为世界级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用笔在瑞典的山村、田野、森林,塑造了一系列反传统的少儿形象,如大力士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手持宝剑的米欧王子等。她打破幻想和现实界限的奇妙作品有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1.3亿册。

  对于所有爱读童话,爱幻想的中国孩子来说,2012年8月31日是个大日子,《林格伦儿童文学全集》中文版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正式出版,包括《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在内共14册。正如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说,林格伦推崇自由的儿童教育思想,笔下的人物都有自由的天性,她是瑞典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属于孩子们,也属于大人们。

  这一天,林格伦的版权继承人安妮卡,其生前好友、翻译家李之义都来到了庆祝现场,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向中国读者讲述林格伦。

  【人物小传】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瑞典人。1907年生于斯摩兰德省的大农庄,少年贫穷,父亲是个佃农。青少年时代她是叛逆的,20年代到斯德哥尔摩求学,毕业后在一家儿童书籍出版公司工作。1926年,未婚先孕的19岁林格伦在哥本哈根生下了儿子。1944年冬,一次滑雪意外受伤,她在养病期间,把小女儿卡琳创造的名字“长袜子皮皮”写成故事《长袜子皮皮》,起初只是给卡琳睡前讲故事用,后来轰动了全世界。林格伦被瑞典人民视为与著名大导演伯格曼共同代表瑞典、影响世界的“民族英雄”。她塑造的长袜子皮皮至今被作为一个人类天性自由解放的文学形象。

  2001年1月28日她在斯德哥尔摩的家中因病毒感染去世,享年94岁。

  回忆:尊重孩子的普通祖母

  □安妮卡

  我的祖母是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太太,她经常给孙儿们讲故事,甚至给我的孩子也讲过故事。

  我5岁起听她讲故事,7岁时第一次在纸上读到祖母的《海边乌鸦岛》。最喜欢读她的《米欧,我的米欧》,故事很美,讲一个孤独的男孩子如何寻找爱,珍惜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她不仅仅讲故事给我们听,还老和孙子们一起做游戏。我们藏起来,她来找我们。她像个老小孩,有一回她调皮地扮成女巫,手里拿着一把梳子,把我们都吓坏了。

  她经常出差旅行,但是有空的时候,一定很关心他人。在外面,她参加很多公共事务。斯德哥尔摩的夜晚很冷,她觉得这时会有很多孩子感到寒冷,需要盖毯子,就带上我们出门买很多毯子,准备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孙子们需要安慰,或物质上有需要,她都会满足我们。

  祖母有七个孙辈,家庭教育都很好,没有人像她笔下的人物那么淘气,所以也没有人变成她笔下的人物。但是长袜子皮皮这个名字是我的姑妈卡琳7岁时创造的。淘气包埃米尔的故事,则是祖母在哄一个排行老二的孙子,让他不要哭闹时想出来的。

  她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慈爱的普通祖母,直到我2007年去她生前所在公司处理版权问题时,才知道祖母原来在世界范围内这么重要。我从祖母那里得到了对阅读的兴趣,我不仅读她的书,还读很多其他人的作品。我和祖母一样,愿意做编辑和出版人和文学打交道。

  我如今也是母亲,她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和其他瑞典人。虽然我们都知道不能打骂孩子,但不是人人都有智慧能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我希望能像她一样。像长袜子皮皮虽然不爱上学,但是孩子的内心是好的、善良的。如果我的孩子和皮皮一样不愿意去上学,我会好好倾听他的理由,然后再劝说。

  2001年祖母去世。她被姑妈照顾得很好,是在自己房间的床上去世的,没有受太多苦。她塑造的皮皮曾经是过去时代里女性解放的代表。对于现代的瑞典女性来说,长袜子皮皮还是她们心目中的偶像。就像我的祖母,越年老她越勇敢。

  【访谈】

  李之义:她的书是娱乐儿童的

  新京报: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全世界的孩子都能读到她,而且也喜欢她,这不是所有儿童文学作家都能做到的。

  李之义:她懂得孩子的心理,而且完全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来写作,写真实的孩子。我曾问过她写书的目的,她说是娱乐儿童。她的书也有教化作用,但是说教部分很少,语言幽默,孩子们看了很高兴,不同国家的孩子都有喜欢游戏精神和幻想的共同天性。瑞典很多家庭三代都读她的故事长大,那里的孩子和中国一样都有听睡前故事的习惯,小时候听她的故事入睡,长大后当了父母和爷爷奶奶,又给自己的儿孙念林格伦的童话。

  新京报:林格伦的童话不仅孩子喜欢,也受那些天性无拘无束的大人欢迎,为什么?

  李之义:每个人都有过童年,她笔下的人物都遵循叛逆自由的天性,善良、乐观、自信,这不分大小。和她的教育理念相关,这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二战后欧洲分析德国发动战争的深层原因,针对德国从小实行的绝对服从教育,提出了“自由儿童”的教育思想。到如今,瑞典人还认为“学习没有身体重要”,学习是自由的,生活是放松的,这和北欧完善的社保体系有关,但更多和对人性的认识有关系。皮皮就是个自然儿童,未经历完整的社会教育成长起来。这个形象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迷信权威和道德。

  她的故事从不脱离现实和现代生活。比如很多瑞典人都和林格伦一样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1900年起有一百万瑞典人移居到美国,瑞典人被称为欧洲的穷汉,这样,看到她的故事就会有共鸣。另外,她的故事幻想和现实结合得比较好,比如皮皮这个人物,看上去是你身边的小孩子,但是又有超乎常人的特点,比如力气大,能举起马,制服小偷,她还有金币,这是很多孩子幻想过的生活,自由又有物质保证,可以不受外界侵害。而相比来说,安徒生童话中有很多王子公主、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成分,远离成人的生活。

  新京报:林格伦在世界范围内受欢迎,其作品魅力是否和瑞典的某些文学传统有关系?

  李之义:在她的全集里,《姐妹花》和《笔友》体现出瑞典的“姑娘文学”(或少女文学)传统,这一题材是专门给十几岁的小姑娘写的。另外就是瑞典民间故事的传统,她的爸爸非常会讲故事,生活的地区民间也有讲故事的传统,还有专门讲故事人的角色,她听着各种民间故事,鬼怪传说和英雄史诗长大。所以她的作品《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都是很平民化的,写的大多是民间生活和民间形象,用的也是朴实的语言。

  ■ 链接

  世界眼中的林格伦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所以引进林格伦时也有不同的表现。

  俄罗斯人非常喜欢《小飞人尼尔斯·卡尔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瑞典访问时,第一个想见的就是林格伦,他自己小时候就看过《小飞人尼尔斯·卡尔松》。前苏联驻瑞典大使也曾经拜访过林格伦,告诉她,如果一个苏联家庭里只有两本书,一个肯定是圣经,另一个必然是《小飞人尼尔斯·卡尔松》。

  而她在德国一开始不那么受欢迎,因为德国人的教育理念和她很对立,德国最大的五家出版公司全都拒绝出她的书,直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开小书店的德国青年找到她,最终等到东德倒台后,她的书才在德国出版。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雅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