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8:旅游周刊·行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8:旅游周刊·行者

骑单车与七个自己相遇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前往青海格尔木途中,在109国道边休息,为自己的爱车留影。本版供图/贾秋刚
青海格尔木,109国道2222公里处。

  2008年,为了去看魔岩三杰,刚本科毕业的贾秋刚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单车旅行。从此,单车旅行的诱惑一发不可收拾。

  在人人网的个人相册集里,贾秋刚这样写道:“旅行,是与七个自己相遇: 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贾秋刚喜欢一个人旅行。旅途中,他记笔记,但不写博客、不刷微博,随身带的除了衣物和简单装备,只有一本书、一本野外生存手册和一个MP3,“在新疆有次骑了150多公里,茫茫天和地,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看不见人,有一瞬间觉得特别绝望,但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一个人走在路上,许久许久,有些东西只能在自己孤独时才能想明白。”

  贾秋刚说,自己的旅行很平淡,甚至有点枯燥。对于网上那些“惊心动魄”的骑行经历, 贾秋刚笑说:“可能有些人把过程描述得越精彩,越能吸引其他人吧。”

  2008年第一次骑车旅行时,贾秋刚觉得单车旅行的人还不多,近几年则有愈发庞大的趋势,“有些是真心喜欢,有些则是跟风”,尤其是滇藏线上,每次一起出发的都有二三十人,“每天都能看到搭车的自行车从身边呼啸而过,一路上总共能看到100多辆吧。在旅行其他省份时,经常有人在我耳边说:我认识一个朋友特牛逼,骑过西藏,你去过没?骑行西藏俨然成了标榜自己最好的方式,骑完西藏就像贴了标签一样,要不对面来个骑单车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2012年8月29日,贾秋刚去北京西站取回自己的单车,然后骑车回顺义的家。今年暑假,他的研究生生涯已然结束,单车旅行也将告一段落。贾秋刚说:“你的心中有一丛草,去旅行就是拔去心中的杂草,去一个理想之地拔一棵草,所有地方都去了,心里的草也就拔光了,然后你就可以踏实生活了。”

  ■ 行者档案

  贾秋刚

  1985年出生,2008年开始骑单车旅行。2008年暑假,从石家庄骑车到上海;2009年,从西宁到拉萨;2010年寒假,从石家庄经山西线到西安;2011年寒假,从西安走河南线到石家庄。2012年暑假从兰州出发最后到达新疆。

  ■ 行者对话

  宁可要穷困潦倒的自由

  记者:毕业后没有立即找工作而是选择旅行,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贾秋刚:旅行让我活得真实,每天都违心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逃避。我的梦想就是用有限的时间看一看无限的世界。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我宁可要穷困潦倒的自由,也不去换来卑微的体面。

  记者:为什么说旅行是与七个自己的相遇?

  贾秋刚:在路上,会遇到各种未知的事情。比如在鄂尔多斯,在一家农户门口休息时,一位大叔给我做了一顿饭;在日照搭帐篷被保安轰走;在呼伦贝尔,我被冰雹砸得不知所措;在哈尔滨车子被偷;在滇藏线经历滑坡、崩塌、泥石流,然后又都倔强地冒险前行。在不同的情境下,你会发现自己性格的多面。旅行是认知世界的过程,也是认知自己的过程。这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来自内心的孤独,但孤独也使人内心更强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