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少年作家们即便有能力展现出自身的锋芒与特色,是否就证明他们的写作已经具有了足够分量的文学价值呢?
时光荏苒,曾经被视为“孩子”的“八零后”一代人已经变老了,他们那“青春期代言人”的地位被更年轻的一茬儿人取代了。现在“九零后”不仅学会恋爱了,而且都开始写作了。在《天南》杂志的“文学新血见面会”上,三个年轻作家,两个出生于1990年以后。另外,上海的出版方也进行过以“九零后”为主体的征文与“写作竞赛”。
顺理成章地,又会有研究者或媒体人发出这样的追问:“九零后”登上文坛,意味着什么?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想必不会少,呼唤“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也会大有人在。除了这些善意的务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越来越年轻化的“写作生态”呢?
固然,一拨儿年轻新作家的出现,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新特点。这是中国社会的变化速度决定的。社会变化快,因此相隔十年甚至五年的两茬儿人,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思考方式乃至人生观,由此写出的东西自会不同,但除了面对“新鲜感”的喜悦,似乎还应该考虑一个问题:“特点”是否能够等同于“价值”?换言之,少年作家们即便有能力展现出自身的锋芒与特色,是否就证明他们的写作已经具有了足够分量的文学价值呢?
沿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会发现“新生力量”们遇到的,仍然是多年以来无数作家遇到的老问题。评判文学价值的标准虽然并不单一,但无论是“为人生”还是“为艺术”,无论是写社会还是写个体,仅就小说这一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文体而言,都需要作家具有相对丰富的阅历、老到的技巧、开阔的眼界以及深刻的思想。而这些要素,往往是年龄与经历决定的,与是否“天才”无关。这就像奥数冠军未见得能够胜任经济管理者的角色——并不是脑子转得快,就可以弥补在其他方面认识能力的稚嫩。按照这样的规律,刚刚长大,尚未成人的“九零后”也只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在不断的生活与历练中探索自己的文学道路。
反观当初风云乍起,现在却诡异地被衬托成了“老同志”的八零后作家,他们也是在年过三十,同龄人开始面对沉重的社会压力的情况之下,才渐渐表现出了成熟作家的风范。除了郭敬明这样被商业利益钉在了名牌商标上的特例之外,相当一批“八零后”作家都是经历了个人在成长中的蜕变,才在写作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并被主流文学界所逐渐接受的。而在他们之前的“七零后”作家则更是在往往年近四十,才在小说艺术上达到了相对纯熟的高度。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这大概只是对于作家个体利益而言。从相对固定的文学价值而言,阅历与年龄或许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看足球一样,U17比赛的意义只在于业内人士挖掘“苗子”,而真正吸引观众,展示这项运动魅力的,恐怕还是职业联赛和世界杯。
□穆风(北京 文学编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