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当事人
新京报:当时考上了某民办大学,为何会退学去“游学”?
张文:从小到大,在父母和老师眼里,我一直是个追求上进的孩子,高中阶段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但是,考上民办大学后,感觉和期待距离很远,心理落差很大,同时,学不到什么知识,身边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就利用周末或课少的时候,去北大清华人民大学听课。听的次数多了,就感觉冲击很大,不管是学校氛围,名师风范,还是学生素养,都是自己的学校无法比拟的。
新京报:因为这些就决心退学的?
张文:我向往这些名校,可是却没有机会考取。当时面临几个选择,要么复读重新考大学,要么读名校的自考,要么先工作边工作边游学,但是权衡之下,都不如意。就决定“走出去”,放弃那所民办高校。应该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渐下定决心的,绝不是一时冲动。
新京报:选择“游学”,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张文:最大的阻力,是价值观层面的选择无法确定,左右摇摆。选择民校,对我来说确实学不到东西,何况民校的文凭在将来就业时未必占什么优势,但是会有一个文凭;选择去名校游学,沉潜投入,会学到很多真东西,拥有真才实学,会有机会和名师交往,优秀的学生精英相处,交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没有文凭,可能很难找到工作。简单说,就是大学文凭和真才实学哪个更重要?我内心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内心究竟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新京报:这个选择题你纠结了多久才解决?
张文:我是2007年9月考上的大学,入学两三个月后就开始了“游学”,马上就开始纠结起来。到了2008年的5月,回到家中经过和父母沟通我的实际情况,我开始去了上海,从复旦大学开始“游学”经历,前后纠结的时间有半年左右,因为最后想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京报:“游学”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张文:有人说最大的收获是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我认为这是次要的。与四年前相比,我最大的变化,是懂得了一种人文关怀。毕竟,见了那么多的名师,听了那么多的精品课,想不改变都难。前三年的“游学”,更多的是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但是我真正的开始改变是进入在人民大学以后,人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个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照顾一个血液病患者,从大一到大四,不为名,不为利,默默付出,对我是触动很大,于是我懂得了奉献,担当,要有社会责任感,向社会回报。于是后来我参与了很多次的公益活动,支教,帮助残疾人。
新京报:类似助人为乐的事情,在大学应该也不少见,为什么你会触动这么大?
张文:以前,我了解到一些同学支教,就是为了加学分,为了顺利保研,他们有很明确的目的性,我总认为这很虚伪。但是,受到人大这个同学的无私奉献的影响,使我明白我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也可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新京报:你的成长目标是什么,继续“游学”?还要到多久?
张文:我计划明年去香港的大学,或者直接去美国的哈佛大学,然后回到国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去发展自己。
□新京报记者 高明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